“这些知青,不知道要何时才习惯。”
叶大队长看向他们才吐出一句话,“如今年年都有知青来,按照这样看来,我们大队的知青只会越来越多。”
“如今看来是这样的,知青来就来,就是这些知青不好管,个个还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样。”
“是上面让知青来的,我们阻止不了。”
是呀,阻止不了?
这怎么办?
只能适应了。
“这怎么办,多来一些知青,我们社员就少分一些粮食。”
如今本来就吃不饱。
除非开荒?
可是他们土地就只有这些。
可如果不能开荒,他们又能在那些方面增产?
“搞副业?”
这话一出,其他大队干部都思考起来了。
搞什么副业?
“养鱼?还是养猪?”
“养鱼,我们虽然有一个池塘,但是也是给社员每年分一些鱼而已。”
新知青们从这里离开之后,都讨论起来。
“难道让我们天天下地挣工分,看到老知青们只是给大队上的孩子上课,挣工分?”
当老师还是下地挣工分?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的。
“大队上还没有副业,如果我们给大队搞副业,是不是就不用下地挣工分了?”
“理论上是这样的,可我们怎么给大队搞副业?我们也不会呀?”
部队家属院这边。
季平安上门来了。
“苗苗,你回来了,京市怎么样,好玩吗?”
季平安是文工团的,马上就要国庆节了,她们文工团的回到团里了,开始准备国庆节的节日。
“好玩,我们把京市都逛遍了,对了,我还从京市带回来一些特产,等一下你回去的时候带上。”
京市的特产?
京市有什么特产?
一些糕点?
“行呀!”
季平安又说起国庆节这事。
“到时候营区会非常热闹的,我们文工团的会准备一些节目,去年你们军嫂也准备了节目。”
军嫂也要准备节目?
不是吧?
“行,到时候我一定去看。”
现场听歌吗?
这完全没有问题。
季平安走的时候,刘苗苗装了一些糕点,还有一些干海鲜,还有一包的茶叶,大约一斤左右。
“我就不客气了。”
送走季平安之后,刘苗苗就准备午饭了。
蒸米饭,将就着家里的菜。
偶尔炒一个海鲜。
什么红烧鲍鱼、蒜蓉粉丝鲍鱼、虾米虾皮就来烧汤,蒸蛋,干贝就用辣椒炒,等等。
两个小的很喜欢吃。
至于小菜地上的黄瓜藤和番茄藤,已经被刘苗苗扯下来撒了小白菜种子。
“刘妹子,你回来之后,你家的玉米长得挺快的,对了,你种的豇豆发芽了,都爬藤了。”
杨嫂子是真的觉得刘苗苗种什么好像都长得很快。
“你那花生终于开花了。”
杨嫂子都担心,如果花生再不开花的,这天冷了起来,还能结花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