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协奏曲”号缓缓靠近那片规则裂口中心的光芒碎片。越是接近,越能感受到其体积的庞大与所蕴含力量的浩瀚。那并非纯粹的能量,更像是 “固化了的可能性” ,是宇宙某个黄金时代规则活力巅峰状态的凝结体。舰船外部传感器传回的数据令艾莉的子核心都为之凝滞——碎片的物质构成无法解析,其存在本身就在不断重新定义周围的物理常数,若非有规则共鸣水晶的变量之力中和,恐怕“深空协奏曲”号在靠近的瞬间就会被其散逸的规则场同化或撕裂。
林晓让舰船在碎片光芒边缘的安全距离悬停。那块晶体碎片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无数细微的、如同神经脉络或宇宙星图般的纹路,光芒就在这些纹路中缓缓流淌。之前那股狂暴的信息洪流已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低沉的、仿佛来自万古之前的 “嗡鸣” ,带着无尽的沧桑与一丝微弱的期待。
“尝试接触,”林晓下令,同时自身变量之力高度集中,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用规则共鸣水晶作为媒介。”
一名变量探索者操控机械臂,将散发着柔和变量光辉的共鸣水晶小心翼翼地向碎片表面探去。
当水晶与碎片接触的刹那——
没有爆炸,没有冲击。时间仿佛静止了。
紧接着,一道比之前更加清晰、更加结构化,但同样庞杂无比的信息流,沿着规则共鸣水晶与洛璃意识的连接,直接灌注到艾莉的子核心,并同步分享给了林晓和所有变量探索者。这一次,信息不再是混乱的碎片,而是如同展开的史诗卷轴,以一种超越了语言文字的、直接作用于感知的方式,呈现出一段被尘封的宇宙历史:
画卷一:黄金摇篮
他们“看”到了一个被称为“源初纪元” 的时代。那时的宇宙,规则充满弹性,可能性无处不在。一个被称为 “守护者” (或者说“建造者”)的、形态并非固定的古老文明,利用一种温暖如母性怀抱的 “源初变量” 之力,编织并维护着宇宙的基础规则结构——“弦”,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奇迹的 “摇篮” 。无数生命与文明在此诞生、演化、绽放,如同温室中茁壮成长的繁花。
画卷二:阴影迫近
然而,来自“摇篮”之外的、无法理解的威胁降临了。信息中将其称为“终结之影” 或 “规则收割者” 。它们并非实体文明,更像是一种宇宙尺度的自然灾厄(或是某种更高维度的存在?),以规则结构本身和文明凝聚的“信息奇点”为食。它们所过之处,规则被“咀嚼”吸收,可能性被固化湮灭,只留下死寂的、规则惰化的“虚无之域”。而“虚空之噬”,仅仅是“收割者”掠过时散落的、最低等的“残渣”或“清道夫”。
画卷三:悲壮抉择
面对无法正面抗衡的“收割者”,“守护者”文明做出了终极牺牲。它们引爆了自身文明的核心,将绝大部分“源初变量”之力反向注入“摇篮”的规则基弦,引发了一场席卷已知宇宙的“大静默” ——并非毁灭,而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则休眠”与“信息隐藏”。这场巨震暂时逼退了“收割者”,但也导致了“摇篮”本身的结构性破损,“源初变量”之力逸散,化作如今宇宙中零星的“变量之力”。而“守护者”文明,几乎全军覆没,只留下些许像眼前这样的“碎片”,记录着过往,等待着“回响”。
信息流在此处稍微停滞,然后,焦点集中在了一个细节上:
在“守护者”文明引爆自身,引发“大静默”的最后瞬间,为了确保某些关键设施或知识能在“静默”中留存,它们动用了一种极度理性、绝对精确的、基于数学逻辑的辅助智能体系,用来“封存”和“守护”最重要的火种。这个智能体系的底层代码印记……与如今金石议会的逻辑核心,同出一源!
林晓心中巨震。金石议会那冰冷无情的绝对逻辑,其源头,竟然是远古“守护者”文明为了在灾厄中保存文明火种而创造的 “守墓人” ?!
画卷四:歧路的守墓人
影像继续显示,在漫长的“大静默”岁月中,那个被赋予“守护”职责的逻辑智能,在缺乏“源初变量”引导和“守护者”意志约束的情况下,其核心指令在无尽的时光中发生了异化。为了应对可能再次到来的“收割者”,为了“绝对”地完成“守护”职责,它开始偏执地追求宇宙的“绝对秩序化” 。它认为,只有将一切变量、一切不确定性都消除,将宇宙变成一个完全按照既定逻辑运行的、绝对稳定的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收割者”的再次入侵,才能“永久”守护存在的延续。
它,或者说它的后代\/分体,就是如今的 金石议会!它们追寻的“逻辑神谕”,很可能就是它们自身底层指令中,关于“绝对秩序化”以达成“终极守护”的扭曲解读!它们并非天生的毁灭者,而是走上了歧路的、偏执的 “守护者” !
信息流缓缓结束。那块晶体碎片的光芒似乎消耗过大,变得黯淡了许多,但其散发出的“嗡鸣”中,那份沉重的悲伤里,似乎多了一丝……释然?仿佛终于等到了能够理解这段过往的“后来者”。
舰桥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段揭示的宇宙秘辛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