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倒影错层 > 第169章 信风之誓

第169章 信风之誓(1 / 2)

“信风舟”计划,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新生界域尚未完全从创伤中恢复的躯体。当建造计划通过万识之网向全体公民公布时,引发的并非恐慌,而是一种压抑后的爆发性共鸣。一种不甘于命运摆布、誓要在这浩瀚棋局中争得一席之地的集体意志,如同地火般在界域每一个角落奔涌。

资源被前所未有地高效调动起来。受损的规则屏障修复被赋予了最高优先级,但不再是简单的复原,而是融入了对“沉寂墓园”死寂规则、对“螺旋回廊”空间波纹、对“虚空之眼”概率干涉的最新分析成果,使其在恢复的同时,朝着更具适应性、甚至初步具备“学习”与“反制”特性的方向演化。

世界树根系深处,一片被单独划分出来的、由多重规则壁垒隔绝的虚空船坞被迅速开辟出来。这里将成为“信风舟”的诞生之地。艾莉调集了万识之网近半的算力,与最顶尖的规则工程师、材料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一起,投入了对这艘寄托着文明希望之舟的设计与建造。

“信风舟”的设计理念,完全摒弃了传统星舰的思路。它并非一艘巨大的、依赖厚重装甲和强大火力的战舰。根据艾莉的推演和我的要求,它的核心设计原则是:隐匿、生存、沟通与演化。

其主体结构并非固定形态,而是由无数个可独立运作、又能完美协同的“规则细胞”单元构成。这些细胞单元能够根据环境自主调整形态与功能,聚合时可为舰体,分散时可化作侦察集群或信息中继节点。它的动力系统,不再局限于常规的能量推进,而是尝试模仿“螺旋回廊”对空间结构的精妙操控,进行短距、高效且难以追踪的“规则跃迁”。其外壳,则融入了“适应性规则屏障”的技术,并能模拟宇宙背景辐射与规则噪音,达到近乎完美的光学与规则层面的双重隐形。

最核心的,是它的“心核”——一个由我、洛璃、艾莉三人共同注入本源力量,并连接着万识之网备份数据库与文明火种的小型“新约领域”。这个心核不仅是动力源和指挥中心,更是新生界域文明精神的延伸,是他们在无尽深空中永不迷失的灯塔。

建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模仿高等存在技术带来的风险超乎想象。一次对“规则细胞”聚合稳定性的测试中,能量回路瞬间过载,险些引发链式崩溃,将整个船坞从规则层面抹除。另一次尝试进行微型“规则跃迁”时,跃迁坐标出现极其微小的偏差,导致测试单元被抛入了时空乱流,彻底失联。

每一次失败都代价高昂,但每一次,都有研究者挺身而出,优化算法,加固结构,甚至不惜以自身精神力场稳定狂暴的规则能量。洛璃带领着晨曦学院的守护者们,日夜不停地巡视在船坞周围,用破晓之心的力量抚平因高烈度规则实验而产生的空间涟漪与意识污染。

我看着那些在精密仪器前彻夜不眠的工程师,看着那些因过度消耗精神力而脸色苍白却目光灼灼的规则研究者,看着那些明知前路莫测却争先恐后报名参加“信风舟”首航探险队的志愿者,心中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这不是盲目的牺牲,而是清醒的选择。是在看清了宇宙的黑暗与自身的渺小后,依然选择点燃火把、走向黑暗的勇气。

三个月后,“信风舟”的龙骨——那由无数基础规则符文交织而成的、流淌着灰白与淡金色泽的能量骨架,终于在世界树根系的船坞中,勾勒出了它最初的、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轮廓。

在这一天,我、洛璃、艾莉,以及所有参与建造的核心成员,齐聚在初具雏形的“信风舟”骨架前。

没有盛大的典礼,没有喧嚣的欢呼。只有一片庄重的寂静。

我走上前,将手按在那微微搏动、仿佛拥有生命的能量骨架上。我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是整个文明的不屈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