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爆炸或撕裂,而是一种……优雅的、仿佛被无形之手揉捏的折叠!
那里的星空背景像绸缎般被卷起,形成一个短暂存在的、肉眼可见的克莱因瓶状结构,然后又迅速抚平,恢复原状。整个过程无声无息,却散发着令人灵魂战栗的规则伟力!
没有造成任何破坏,没有释放任何攻击性能量。
这更像是一次……精准的远程“演示”。
一次隔着无尽虚空,对我们进行的、关于力量层次的无声宣告。
“它……它是在回应我们!”我瞬间明白了,“我们用通用码试图交流,它则用这种超越我们理解的方式,展示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能力!”
这是一种何等的傲慢,又何等的……令人无力。
我们发送的和平信号,在对方看来,或许幼稚得如同婴儿的呓语。而它的回应,则直接掀开了舞台帷幕的一角,让我们窥见了幕布之后那深不可测的、属于真正高阶存在的力量领域。
“检测到空间扭曲区域残留有高度有序的混沌规则印记,”艾莉的报告证实了我的猜测,“与‘螺旋回廊’信号源同源。对方具备超远程、精准干涉现实空间的能力。”
我的心沉了下去。这种手段,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能量或科技范畴,触及到了规则本源的操控。秩序方舟的净除者和裁决者虽然强大,但其力量模式更偏向于“定义”和“抹除”,是一种僵化的强大。而“螺旋回廊”展示的,则是一种充满“活性”和“创造性”的强大,更加难以揣度和应对。
“它想做什么?示威?警告?还是……邀请?”我喃喃自语。
“信息不足,无法判断其最终意图。”艾莉冷静地分析,“但可以确定,对方拥有我们目前无法正面抗衡的技术(或能力)优势。建议提升界域防御等级至最高,并加速‘适应性规则屏障’的研发。同时……可能需要考虑非对抗性的接触策略。”
非对抗性接触……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这或许是唯一明智的选择。但如何与一个用空间折叠作为“语言”的存在进行“非对抗性”接触?
我看着星图上那个重新恢复规律脉冲、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的“螺旋回廊”坐标,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新生界域在广袤宇宙中所处的渺小位置。
秩序的威胁暂告段落,但混沌的深潭,已泛起涟漪。
而在这时,我感应到洛璃闭关的方向,传来一股更加凝实、更加内敛,却又仿佛蕴含着破晓之力的晨曦波动。她似乎快要出关了。
或许,她的突破,能为我们应对这来自“螺旋回廊”的回响,带来一丝新的转机。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与这些星海邻居打交道的方式,在他们失去耐心,或者展现出更多我们无法承受的“表达”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