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 第271章 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第271章 参与上市公司定增(1 / 2)

环球金融中心五十八层的会议室里,韩风仔细审阅着面前厚厚一叠文件。这是二零二四年初春,他们正在探讨参与科瑞科技定向增发的可行性。科瑞科技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后起之秀,计划通过定增募集二十亿元资金,用于新一代刻蚀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这是我们在市值管理业务基础上的自然延伸。”韩风将一份行业分析报告递给团队成员,“科瑞科技的基本面扎实,技术路线明确,唯一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制约了发展速度。”

沈韵翻阅着财务数据:“公司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四十,但营收增长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这种投入与产出的时间差,确实需要通过股权融资来弥补。”

赵浙远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半导体设备行业正处于国产替代的关键窗口期。如果科瑞科技能抓住这个机会,未来三到五年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经过深入讨论,韩风团队决定参与这次定增。但与以往在二级市场的操作不同,定增投资需要更专业的产业判断和更长期的视野。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韩风团队对科瑞科技进行了全方位的尽职调查。他们不仅分析了公司的财务状况,还深入考察了技术团队、供应链稳定性、客户结构等各个方面。

“我发现一个潜在问题。”在一次内部讨论会上,沈韵提出疑虑,“科瑞科技的核心技术团队中有几位关键工程师来自竞争对手,这可能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

韩风立即组织专项调查。通过行业人脉,他们了解到这些工程师确实与原雇主签署过竞业限制协议,但都已经过了约定期限。尽管如此,韩风还是建议在投资协议中加入相关保护条款。

与此同时,韩风团队开始与科瑞科技管理层就定增价格进行谈判。根据规定,定增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八十。

“当前股价对应的估值已经不低,”赵浙远在谈判前分析道,“我们需要争取一个合理的折扣,同时也要确保公司能够顺利完成融资。”

谈判过程异常艰难。科瑞科技管理层希望尽可能提高发行价,以减少股权稀释;而韩风团队则要从投资者角度争取更有利的价格。经过多轮磋商,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确定发行价较基准价有百分之十五的折扣。

然而,就在准备签署协议的前夕,市场突发变故。美国宣布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升级,整个板块股价应声大跌。科瑞科技的股价在三天内下跌超过百分之二十,原先商定的发行价显得过高了。

“我们需要重新谈判。”韩风当机立断,“在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继续按原定价格发行对投资者不公平。”

这个要求遭到了科瑞科技管理层的强烈反对。董事长张明宇在电话中语气激动:“协议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临时变卦,让我们怎么向其他投资者交代?”

韩风耐心解释:“张总,如果强行按原价发行,很可能导致发行失败。到时候不仅融不到资,还会向市场传递负面信号。不如我们调整发行方案,适当降低融资规模,等市场恢复后再进行后续融资。”

在韩风的说服下,科瑞科技最终同意调整发行方案。新的方案将融资规模从二十亿元调整为十五亿元,发行价也相应下调,更符合当前市场环境。

这一调整果然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在路演过程中,多家机构表示认可调整后的方案,认购意向明显增强。

但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在报批过程中,监管机构对科瑞科技的募投项目提出了质疑,要求补充说明技术的先进性和产业化可行性。

“这是监管审核趋严的表现。”沈韵分析道,“近年来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过度融资、盲目投资的情况,监管层对此非常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