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A股市场,在经历了核心资产崩跌与题材股狂欢的极致分化后,逐渐步入业绩驱动的结构性行情。韩风在经历了“一带一路”政策前瞻性布局后,系统愈发敏锐地捕捉到财务数据背后的价值重估信号。这一次,他的目光投向了业绩预增线——这条看似朴素却蕴含爆发力的主线,并锁定了濮阳惠成(.SZ) 这家电子化学品龙头企业,展开了一场关于“业绩与估值双击”的精准战役。
---
一、暗夜窥光:业绩预增线的战略价值
2021年三季度,市场风格悄然生变。韩风的系统监测到几个关键信号:
1. 政策驱严:监管层强调“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业绩确定性成为资金避风港;
2. 景气分化:新能源与半导体板块估值高企,资金开始挖掘低估值成长股;
3. 财报窗口:三季报披露期临近,业绩超预期个股成为短期弹性来源。
“当题材炒作退潮时,业绩才是最强的叙事。”韩风在笔记中写道。他的系统启动了“业绩预增模型”,从三个维度筛选标的:
· 增速加速度:净利润增速环比提升,且超市场一致预期;
· 景气持续性:行业处于上升周期,产能扩张匹配需求增长;
· 估值安全性: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且存在重估催化剂。
濮阳惠成——这家主营顺酐酸酐衍生物与oLEd中间体的公司,以其“低估值+高增长”的组合进入了系统视野。
---
二、目标解析:濮阳惠成的“隐形冠军”特质
濮阳惠成的基本面,如同一块尚未被充分雕琢的璞玉:
· 业绩亮眼:202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6627万元,同比增长33.80%,营收增速连续三个季度超40%;
· 产能扩张:古雷项目新增5万吨顺酐酸酐衍生物产能,预计2023年建成,被券商评价为“有望再造一个惠成”;
· 技术壁垒:氢化双酚A项目于2021年6月投产,三季度进入产能爬坡期,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
但韩风更关注的,是市场对其认知的“三大预期差”:
1. 电子化学品属性被低估: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封装、oLEd显示等领域,但估值始终被归类为传统化工;
2. 成本优势未被定价:公司通过工艺优化降低原材料单耗,在顺酐等原材料价格大涨的背景下仍保持毛利率稳定;
3.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2021年7月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设定了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5%、95%、140%的考核目标,远超市场预期。
“这是一家藏在化工外壳里的电子材料公司。”韩风对团队断言。
---
三、财报掘金:三季报中的超额信号
10月22日,濮阳惠成发布三季报,韩风从中解读出关键信息:
· 收入端加速:单季度营收3.60亿元,同比增长41.11%,环比增长10.87%,显示需求持续景气;
· 盈利韧性:在原材料顺酐价格同比上涨68%的背景下,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维持了27.52%的毛利率;
· 现金流充沛: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改善,为产能扩张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韩风通过产业链调研验证了成长逻辑:
1. 下游需求爆发:oLEd面板产能向中国转移,带动中间体需求快速增长;
2. 进口替代加速:公司顺酐酸酐衍生物在电子封装领域替代外资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
3. 新品放量在即:氢化双酚A作为高端环氧树脂原料,获新能源、复合材料领域客户认证。
“财报是过去的总结,更是未来的路标。”韩风在复盘中写道,“濮阳惠成的三季报,已经指明了四季度的业绩爆发。”
---
四、精准卡位:在分歧中重仓布局
10月下旬,濮阳惠成股价受市场情绪影响回调至20元附近。韩风发现了关键的“认知差机会”:
· 散户恐慌:论坛中“周期股见顶”“原材料挤压利润”的言论蔓延,融资盘持续流出;
· 机构沉默:尽管业绩亮眼,但公司市值较小,尚未进入主流资金核心池;
· 估值低位:对应2021年预期业绩的市盈率不足25倍,远低于电子化学品板块平均40倍的水平。
11月1日,韩风启动“业绩预增狙击计划”:
· 首仓20%:在20.5元附近买入,对应2021年约25倍市盈率;
· 加仓15%:当股价企稳于21元时追加仓位,总仓位提升至35%;
· 杠杆预备:预留融资额度,等待业绩预告验证后使用。
他的买入逻辑异常清晰:
“市场在为短期原材料波动担忧时,我们看到了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与新品放量的长期价值。”
---
五、业绩验证:预告超预期的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