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末效应:资金面紧张导致的非理性杀跌(11月底);
· 政策窗口:重要会议前后的预期差(数字经济规划);
· 财报真空:业绩不确定性最大的阶段(三季报后)。
2. 空间维度
情绪节点的空间特征极其鲜明:
· 估值极限:股价跌破历史估值下沿;
· 筹码重构:恐慌盘出清后筹码趋于集中;
· 资金异动:聪明资金开始逆向布局。
3. 心理维度
市场情绪总是循环往复:
· 绝望期:散户一致看空,利空被无限放大;
· 怀疑期:股价反弹但信心不足,投资者急于解套;
· 乐观期:逻辑被广泛认可,资金疯狂涌入。
“作手新一的强大,在于他能同时衡量这三个维度,并在最佳交点出手。”韩风在复盘中写道。
---
六、终极对决:节点思维的实战检验
12月3日,中科曙光迎来关键考验:
· 早盘:股价高开低走,前日追涨资金恐慌出逃;
· 午盘:作手新一再度出手,在关键支撑位投入8000万元护盘;
· 尾盘:市场情绪回暖,股价V型反转,收涨5.6%。
这一刻,韩风彻底领悟了节点思维的精髓:
“顶级游资与普通投资者的区别,不在于技术分析能力,而在于对情绪节点的信仰。当别人被恐慌吞噬时,他们看到的是机会;当别人被贪婪支配时,他们看到的是风险。”
他随即调整了自己的系统,新增“情绪节点指标”:
· 恐慌指数:融资盘平仓比例、跌停家数、散户情绪调查;
· 转折信号:聪明资金逆势流入、政策边际变化、技术底背离;
· 确认条件:三大指标至少两项发出信号。
---
七、系统进化:情绪节点的量化体系
中科曙光一役后,韩风将作手新一的心法融入系统,构建了完整的情绪节点体系:
1. 节点识别模型
· 恐慌极值:散户情绪指数低于20,融资盘平仓比例超30%;
· 资金背离:股价创新低但机构资金开始回流;
· 政策催化:行业政策出现边际改善信号。
2. 仓位分配原则
· 节点确认初期:30%仓位试盘;
· 情绪修复中期:50%仓位跟随;
· 情绪高潮期:20%仓位止盈。
3. 风险控制机制
· 单次节点博弈最大回撤控制在8%以内;
· 节点失效信号出现时果断止损;
· 情绪高潮期严禁追涨。
“节点思维的本质,是承认市场的非理性,并利用这种非理性。”韩风在章节总结中写道。
---
八、新境界的曙光
当其他投资者还在为中科曙光的单日波动而焦虑时,韩风早已将情绪节点思维融入交易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他明白,自己与作手新一的差距不再是技术层面,而是对“市场情绪呼吸节奏”的深刻理解。
“三年前,我学习的是技术分析;两年前,我钻研的是资金流向;如今,我感悟的是情绪节点。投资的路上,每突破一层认知,就看到一片新的天地。”
窗外,2021年的初雪悄然降临,资本市场的情绪周期永不停歇。韩风知道,当下一个“中科曙光”出现时,他将不再只是情绪的旁观者,而是成为那个在节点处从容起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