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0日,下午三点整。
交易室里异常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隐约的呼吸声。
屏幕上,中通客车的K线如同一条昂首的巨龙,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风哥,中通客车又涨停了!这已经是本月第三个涨停!”小李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但他努力控制着情绪,保持职业交易员的冷静。
韩风静静注视着那条陡峭的上升曲线,脸上看不出喜怒。这支他精心布局、耐心持有两个月的股票,终于迎来了主升浪。而这一次,他没有提前下车,没有在震荡中迷失,而是吃到了整整70%的涨幅。
---
01 执念:与龙头股的恩怨情仇
2020年初的韩风,对龙头股既渴望又畏惧。
惨痛的记忆
他永远记得2019年在某5G概念股上的教训:第三个涨停板追进,第五个涨停板被洗出局,结果该股一路涨到九连板。
“为什么总是拿不住龙头?”那时的韩风,常在深夜对着交易记录发问。
问题的根源
经过深刻反思,他找到了症结所在:
· 对龙头股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 买入时机过于随意,缺乏计划
· 持仓心态极其脆弱,容易被洗盘震仓
· 止盈策略缺乏系统性,总是过早卖出
“我们就像是在金矿里捡石头的人,”韩风在当时的复盘会上说,“明明找到了宝藏,却因为缺乏耐心和方法,只能带走表面的碎金。”
这个认知,促使他开始系统性地研究龙头战法,决心要攻克这个难题。
---
02 破局:龙头战法的系统化重构
2020年8月,韩风开始了对龙头战法的深度优化。他建立了一套多维度的龙头识别系统:
行业地位分析
首先,他着重分析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
· 中通客车是最早投入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之一,自2004年就开始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和制造。
· 公司在新能源客车领域技术积累深厚,推出了涵盖8米至18米的全系列电动化产品型谱。
· 2019年,公司新能源客车销量达到8128辆,市场份额为11%,行业排名仅次于宇通客车。
题材强度评估
同时,他密切关注题材的想象空间和政策支持力度:
· 新能源客车是政策重点支持方向,尽管补贴退坡,但仍有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延期等利好。
· 公司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客车,与潍柴动力合作生产氢燃料客车。
· 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突破,开发出新一代智能驾驶客车,智能驾驶水平达到L4级。
技术特征把握
在技术面上,韩风总结出龙头股的共同特征:
· 突破时的坚决程度
· 换手的健康程度
· 筹码的稳定程度
“龙头股的买入,既要勇敢,又要精致。”韩风在团队培训中如此总结。
---
03 机遇:中通客车的浮现
2020年9月底,中通客车进入了韩风的视野。
背景分析
当时的新能源车板块正处在多重利好共振之下:
· 国家持续推进新能源车发展,尽管补贴退坡,但新能源公交车市场有望复苏。
· 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新能源客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掌握核心技术。
· 公司产品不断升级,致力于创新和发展,融合国外先进客车生产技术,自主开发出领先产品。
龙头潜质显现
通过深入分析,韩风发现了中通客车的龙头潜质:
首先,公司业绩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下滑,但基本面正在改善。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3.52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但环比在改善。
其次,公司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为重要突破方向,不断强化技术优势”。
更重要的是,韩风注意到有机构研报认为公司“新能源属性最纯”,2019年1-11月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市场,公司新能源客车占比达到52.2%。
“这可能是我们一直在等待的龙头。”韩风得出了结论。
---
04 切入:精准的买入时机把握
10月初,韩风开始了精心布局。
买入策略的制定
基于优化后的龙头战法,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 首仓:3%,在技术突破确认时介入
· 加仓:突破关键位置再加2%
· 总仓位:严格控制在5%以内
时机的选择
韩风选择了10月12日作为首次买入时机。当时中通客车股价在6.5元附近震荡多日,出现了明显的底部特征:
· 成交量持续萎缩,抛压枯竭
· Acd指标在零轴附近即将金叉
· 均线系统开始收敛
“买入3%仓位。”韩风平静地下达指令。
成本的控制
通过分批买入,韩风的平均成本控制在6.8元左右,为后续的持仓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这一次,我们不再追高,而是在启动前蛰伏。”韩风在交易日志中写道。
---
05 坚守:龙头股的修行之路
建仓完成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随后的日子里,中通客车并没有立即启动,而是在底部反复震荡。
第一个考验:业绩压力的困扰
10月下旬,公司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营收32.54亿元,同比增长-32.62%,净利润1116.42万元,同比增长-79.84%。业绩下滑明显,团队中出现了动摇的声音。
“业绩这么差,还要继续持有吗?”小王提出了质疑。
韩风的回答很坚定:“龙头股看的是未来,不是过去。业绩下滑已经反映在股价里,我们要关注的是行业是否迎来拐点。”
第二个考验:板块轮动的诱惑
11月初,科技股开始活跃,半导体、芯片概念股纷纷大涨。看着其他股票的赚钱效应,而中通客车还在底部徘徊,团队成员们开始焦虑。
“要不要先出来,等科技股回调再回来?”小李建议。
韩风摇头:“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比追逐热点更重要。”
第三个考验:洗盘震荡的煎熬
11月10日左右,中通客车突然出现了一次快速下跌,股价从7.2元跌至6.9元,团队持仓出现浮动亏损。
“主力是不是在出货?”小王担忧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