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 第34章 估值的方法(二):市净率估值法(PB)

第34章 估值的方法(二):市净率估值法(PB)(2 / 2)

3. 寻找行业复苏的蛛丝马迹:不能仅仅因为便宜就买入。必须结合宏观政策(如基建投资)、行业供需关系(产能出清情况)、产品价格(如钢价、煤价)是否已触底并开始企稳等因素综合判断。

4. 耐心与纪律:周期性行业的复苏可能漫长而反复,买入后可能需要忍受相当长时间的寂寞,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一旦市净率修复到历史高位区间,必须果断卖出,不能恋战,因为周期的轮转会再次来临。

当然,韩风也清醒地认识到市净率的局限性。它并非万能,尤其在应用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时,需要格外小心。

· 对轻资产公司失效:对于互联网、软件、文化传媒等依赖人才、知识产权等“轻资产”的公司,其核心价值无法在账面上体现,净资产意义不大,市净率往往很高,参考价值有限。

· 净资产的质量问题:账面上的净资产,特别是固定资产、存货等,其真实价值可能远低于账面价值。例如,一条淘汰的生产线,一堆跌价的原材料,其清算价值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分析净资产的结构和质量。

· 不适用于持续毁灭价值的企业:如果一家公司常年亏损,其净资产会不断被侵蚀,今天的“破净”可能明天会变得“更破”。必须确保公司能在行业低谷中生存下来。

在今天的交易日志上,他画下了一幅典型的周期股估值与股价关系图。

“日期:xxxx年x月x日

今日学习主题:市净率估值法——破解周期性行业的估值密码。

核心认知:

1. 应用前提:主要适用于利润波动剧烈的强周期性行业(钢铁、煤炭、有色、化工、航运、券商等)及金融业(银行、保险)。

2. 核心逻辑:避开利润的‘幻象’,锚定相对稳定的‘净资产’,以重置成本和清算底线思维寻找安全边际。

3. 周期股投资心法:

· 买在‘破净’时:在市净率(尤其是经过纵向比较)处于历史极端低位时布局。

· 卖在‘高估’时:在市净率修复至历史高位区间时离场。

· 核心是‘等待’:等待行业景气度从谷底回升,驱动股价和市净率双击。

4. 两大分析法:

· 纵向比较是核心:深刻理解公司自身历史pb的波峰、波谷规律。

· 横向比较是辅助:在行业内比较,确保相对吸引力。

5. 重要局限与风险:

· 对轻资产、高成长公司无效。

· 需审视净资产质量(是否存在大量水分或无效资产)。

· 警惕‘价值陷阱’——公司可能因持续亏损不断侵蚀净资产。

思维跃迁:我从追逐‘盈利的波浪’,学会了审视‘资产的基石’。对于周期股,市场的疯狂在于,会在其赚取最高利润时给予它最高的估值(低pE),而在它最困难的时刻给予它最低的估值(低pb)。真正的智慧,在于逆而行之。”

掌握了市净率这把专克周期股的“利刃”,韩风感觉自己的投资体系变得更加立体和健全。他已经拥有了评估成长股\/稳定股(pE)和周期股(pb)的两套基本但强大的估值框架。

他明白,公司的世界纷繁复杂,没有一把钥匙能打开所有的锁。但正是这种对不同工具、不同逻辑的持续学习和灵活运用,才是一个投资者走向成熟的标志。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下一个更能精确捕捉成长性价值的估值工具——pEG。

(第三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