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认知:
1. 指标构成:
· dIF(快线) = EA(12) - EA(26)。短期趋势与成本的强弱温度计。
· dEA(慢线) = EA(dIF, 9)。对趋势动能的平滑与确认。
· Acd柱状线 = dIF - dEA。多空动能的瞬时强度与加速度。
2. 核心原理:通过计算长短周期均线的“离差”与“聚合”,来判断趋势的动能与持续性。
3. 市场语言:
· 零轴:多空分水岭。dIF与dEA在零轴上为多头市场,之下为空头市场。
· 金叉\/死叉:dIF上穿\/下穿dEA,为买入\/卖出信号。
· 柱状线变化:重点关注其“抽脚”与“缩头”,是动能转换的早期信号。
4. 独特优势:
· 动能判断优于单纯均线。
· 顶\/底背离功能提供领先于价格的反转预警。
5. 主要缺陷:
· 在盘整行情中信号混乱。
· 仍具滞后性,且参数敏感。
思考与感悟:
· Acd为我提供了观察市场的‘动力学’视角。从此,我不仅看价格走向(趋势),更关注推动趋势的‘力量’(动能)是否充足。
· 深刻理解了‘背离’这一技术分析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教会我不要盲目相信价格的新高或新低,而要探究其背后的动能是否支持。
· 我的分析体系因此变得更加立体:K线形态(微观战术)+ 均线系统(趋势战略)+ Acd(动能监测)。三者结合,能相互验证,提高决策的胜率。
· 认识到没有任何指标是完美的,Acd在单边市是利器,在震荡市是钝器。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市况选择和使用工具。
**明日计划:深入学习‘Acd实战:金叉、死叉与背离’,掌握这一利器的核心应用技巧。”
台灯下,韩风感觉自己对技术分析的理解又攀登上了新的高地。Acd指标,这台精密的“市场动能监测仪”,让他仿佛拥有了洞察价格波动背后能量流动的“火眼金睛”。他知道,掌握了它的原理,仅仅是开始,接下来如何将金叉、死叉与背离这些技巧运用到出神入化,才是真正发挥其威力的关键。
(第二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