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交易日志上,他精心绘制了葛兰碧八大法则的示意图,并用不同颜色清晰标注了四个买点和四个卖点。
“日期:xxxx年x月x日
今日学习主题:葛兰碧八大法则——均线应用的实战经典。
核心认知:
1. 体系构成:四大买入法则与四大卖出法则,构成完整的顺势与逆势交易框架。
2. 法则精髓:
· 买入法则一\/卖出法则一:趋势反转的初步确认点。
· 买入法则二\/卖出法则二:趋势延续的顺势操作点(核心)。
· 买入法则三\/卖出法则三:假动作后的确认点。
· 买入法则四\/卖出法则四:极端行情下的逆势博弈点。
3. 应用前提:
· 法则在单边趋势市场中效果显着。
· 在震荡市中效果极差,应减少使用或改用其他指标。
4. 优缺点分析:
· 优点:系统化、规则化,提供了明确的买卖点,能捕捉主要趋势波段。
· 缺点:滞后性是天然缺陷;对盘整行情适应性差;买卖点4具有较高风险。
思考与感悟:
· 葛兰碧法则将我与均线的关系,从‘观看’提升到了‘对话’的层次。现在,均线的每一次波动,我都能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战术意图。
· 深刻体会到‘舍与得’的哲学。接受滞后性,意味着放弃鱼头和鱼尾,只取鱼身,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 技术分析的真谛不在于找到‘圣杯’,而在于找到适合市场某种状态的‘利器’,并懂得在何时使用它,在何时收起它。
· 我的交易体系因此拥有了第一个系统性的、基于均线的买卖点生成器。下一步,是如何将它与其他工具(如成交量、Acd)进行融合,以提高胜率。
**明日计划:学习‘趋势的利器’——Acd指标的原理与构成,探索动能与趋势的共振。”
夜深人静,韩风反复品味着这八大法则。它们不像武功秘籍般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传授的、关于如何根据洋流(均线)与风帆(股价)的关系来操舵的古老智慧。他知道,要真正驾驭这套法则,还需要无数次的实战洗礼与心态磨练,但至少,通往“指标之王”殿堂的大门,已被他亲手推开。
(第二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