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 第2章 第一课:股份公司与股东权利

第2章 第一课:股份公司与股东权利(2 / 2)

他甚至尝试着用这个视角去审视自己曾经就职的“迅捷科技”(假如它是一家上市公司)。他买的,不是那个令人压抑的办公环境和项目经理李强的脸色,而是这家公司的产品设计能力、市场占有率、客户关系、技术专利和未来的成长潜力。

视角的转变,带来了思维的升维。

他意识到,股价的长期波动,从根本上来说,应该与这家公司本身的价值(即他拥有的那份“蛋糕”的实际价值)密切相关。如果公司经营得越来越好,赚钱能力越来越强,这块“蛋糕”本身就在不断变大,那么每一份(每股)所代表的价值自然应该水涨船高,股价的长期上涨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反之,如果公司经营恶化,“蛋糕”缩小了,股价的长期下跌也是必然。

这,似乎就是“价值投资”最朴素、最底层的逻辑。

当然,他也清楚地知道,股价的短期波动常常脱离公司价值,受到市场情绪、资金流向、政策消息甚至是一些无厘头传闻的影响。这就像是市场先生(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的一个着名比喻)每天都会跑来给他报一个价格,有时非常乐观,报出一个高得离谱的价格想要买走他手里的“蛋糕”;有时又极度悲观,报出一个低得可笑的价格想要抛售他手里的“蛋糕”。

他的任务,就是学会判断自己手里这块“蛋糕”的真实价值,然后利用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在他报出低价时买入,在他报出高价时卖出。而不是被市场先生的情绪牵着鼻子走,在恐慌中贱卖,在狂热中追买。

想通了这一点,韩风感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他仿佛找到了那条在股海中航行最基础的“罗盘”——企业价值。

他在笔记本上郑重地写下:

“第一课核心收获:

1. 股票的本质: 是股份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凭证。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2. 股东的核心权利: 分红权、投票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知情权、转让权。这些权利确立了股东的公司‘主人’身份。

3. 投资的基本逻辑: 股价长期围绕企业内在价值波动。投资的本质是判断企业价值,并利用市场波动来获利。

4. 重要概念: 有限责任公司(风险下限)、市场先生(情绪波动)。

5. 思维方式转变: 从看代码和K线,转变为看代码背后的企业。”

写完这些,他并没有停下。他知道,理解了所有权,还需要理解这种所有权是如何被量化和交易的。他接着研究了“股本”和“股权结构”。

他明白了“总股本”就是指这个“蛋糕”被切成了多少份。“流通股”是指在市场上可以自由交易的那部分份额。如果创始人团队持有大量股份并且承诺不减持(限售股),那么市面上流通的份额就少,股价可能更容易被资金影响。

他还初步了解了“每股净资产”(公司总净资产÷总股本),这大致相当于他拥有的那一份“蛋糕”的账面价值;“每股收益”(公司净利润÷总股本),这代表了他拥有的那一份“蛋糕”在一年里能赚多少钱。这些都是衡量“蛋糕”质量的重要指标。

时间在专注的思考和记录中飞逝。当他再次抬起头时,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他竟然彻夜未眠,但却没有丝毫困意,大脑因为吸收了大量的新知识而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

他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还有那些自己画的、略显幼稚的蛋糕图和权利关系图,心中充满了踏实感。这一夜,他仿佛亲手挖掘,打下了一根坚实的地基桩。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微凉的空气涌入,带着一丝清爽。城市正在苏醒,早班公交车的引擎声隐约传来。与昨天那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不同,此刻的他,内心多了一份明晰和坚定。

他终于知道了自己将要买卖的,到底是什么。那不是一串神秘的代码,不是一条任人描画的曲线,更不是依靠运气猜大小的赌博工具。

那是一家家活生生的、在市场经济中奋斗的企业。他即将成为一名小小的“企业主”,通过资本市场这个平台,去挑选那些最能创造价值、最值得托付的“蛋糕”,并与它们共同成长。

这条路依然充满未知和风险,但至少起点,他自认为找对了。

他回到书桌前,在交易日志上补充了第二章的记录:

“日期:xxxx年x月x日(学习第二天,通宵)**

今日学习主题:股份公司与股东权利。

核心感悟:买股票即是买公司,成为股东即是成为企业部分资产的所有者。这是所有投资的基石。必须时刻牢记,我交易的是企业所有权,而非单纯的符号。从此,看股票的视角完全不同了。

明日计划:学习股市运作机制——交易所、券商、交易规则。”

放下笔,巨大的疲惫感终于袭来。他简单洗漱了一下,倒在床上,几乎瞬间就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他不再是那个坐在电脑前的小职员,而是站在一个巨大的、由无数公司“蛋糕”组成的展览馆里,手持放大镜,仔细地审视着每一块“蛋糕”的成色、质地和未来的膨胀潜力。

(第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