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步!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目前绝大多数弓弩的射程,甚至逼近了一些大型床弩。虽然精度还有待提高,但作为面杀伤武器,其威慑力和实战价值已经初具雏形。
“很好。”林默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赞许的神色,“铸造工艺能否跟上?成本如何?”
“回太师,用坩?炼钢法配合砂型铸造,良品率大概在三成左右。目前每月能产出合格铁炮五到八门。成本……确实不菲,一门铁炮所耗,相当于百副精良铁甲。”墨衡如实汇报。
“成本不是问题。”林默断然道,“继续改进工艺,提高良品率。同时,加快‘雷火块’的生产和储备。我要在半年内,看到一支至少装备二十门铁炮、五百发‘轰天雷’的成型部队。”
“是!属下必定竭尽全力!”墨衡激动地应道。他知道,自己正在参与创造的,是足以改变战争规则的力量。
离开火药工坊,林默又去看了船舶司和机械坊。新式漕船的模型正在水槽中进行测试,根据“破浪号”带回的“铁力木”样本,工匠们也在研究将其用于关键龙骨的可行性。机械坊里,利用水力驱动的鼓风机、锻锤正在完善,效率远超人力……这一切,都让林默感到一种蓬勃的、向上的力量。知识一旦与实践结合,迸发出的能量超乎想象。
返回太师府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林默毫无睡意,他站在书房的窗前,看着晨曦逐渐驱散黑暗,照亮这座庞大而古老的城市。
北有慕容克磨刀霍霍,草原上兀术野心滋生,朝堂内暗流依旧涌动,海外探索刚刚起步……前路依然布满荆棘。但手握格物院这张王牌,拥有逐渐凝聚的军政大权,他心中并无畏惧。
“报告太师!”侯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急促。
“进。”
侯三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只信鸽专用的细小铜管:“北境刚到的飞鸽传书,最高级别。”
林默接过铜管,捏碎火漆,抽出里面卷得极紧的纸条。展开,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却让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龙城异动,疑‘天火’将成。慕容克集结三万精锐于黑水河畔,动向不明。”
林默将纸条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风暴,终于要来了。而且,这一次,慕容克显然准备得更加充分。
他转身,目光再次投向舆图,这一次,他的手指精准地点在了北境一个重要的关隘——雁回关。
“传令。”林默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枢密院即刻起,进入战时状态。令北境诸军,提高戒备,没有我的手令,一兵一卒不得妄动。令韩擒虎部,秘密向雁回关方向靠拢,隐蔽行踪。令格物院,‘惊雷’部队进入一级战备,所有物资、人员随时待命。”
“是!”侯三凛然应命,快步离去。
书房内,林默独自伫立。晨曦的光芒透过窗棂,照在他平静而坚毅的脸上。
他深知,与慕容克的第二次对决,将不再是简单的城池攻防,而是新旧力量、不同技术路线之间的终极碰撞。他带来的“惊雷”,能否压制住慕容克苦心经营的“天火”?
答案,即将在不久的将来,于北境的烽火中揭晓。
(第六十三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