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林默瞳孔微缩。
“陛下虽未明言,但言语间,对你之才具,既有欣赏,亦有一丝……疑虑。”谢琰看着他,目光深邃,“帝王之心,深不可测。过于耀眼,并非全是好事。”
林默沉默片刻,缓缓道:“公子之意,林默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林默日后,定当更加谨言慎行,藏锋敛锷。”
“藏锋敛锷,固然需要。”谢琰话锋一转,“但有时,过于藏拙,反惹猜疑。陛下乃至朝中诸公,需要的是一把能用的‘刀’,而非一件仅供观赏的‘古玩’。关键在于,这把‘刀’,要握在谁的手中,以及……是否足够‘锋利’和‘听话’。”
他站起身,走到林默面前,低声道:“我知你志不在小,亦知你暗中经营,自有打算。我不拦你,甚至可助你一臂之力。但你要记住,你我如今,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的‘锋芒’,需与我之‘剑鞘’相合,方能既展其利,又不伤自身。”
谢琰的话,既是提醒,也是警告,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捆绑。他默许甚至支持林默发展自身势力,但前提是,这股势力必须牢牢掌控在他的方向之下。
林默深深一揖:“林默谨记公子之言。林默所有,皆公子所赐。林默之刃,永远只为公子出鞘!”
这句话,半是真心,半是策略。在羽翼未丰之前,他必须紧紧依附谢琰这棵大树。
谢琰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便好。眼下便有一事,或可让你‘适度’展露锋芒,又可解陛下之忧。”
“请公子明示。”
“北朝慕容克,近来又在边境蠢蠢欲动,小规模摩擦不断。陛下欲派一能臣,巡视江北防务,整饬军备,以震慑北虏。此职责任重大,且易得罪当地将门,朝中无人愿往。我向陛下举荐了你,以员外散骑侍郎身份,持节巡边,协理江北军械营造事宜。”
巡边!协理军械营造!
这是一个极具风险,但也充满机遇的职位!若能做出成绩,便是实实在在的军功,能在军方建立人脉,更能将他改进的军械技术推向实践!但若做不好,或者触动了当地豪强的利益,很可能身败名裂,甚至客死异乡!
林默瞬间明白了谢琰的用意。这是将他这把“刀”,磨砺得更加锋利的同时,也将他置于一个相对孤立、必须更加依赖谢琰支持的位置。
“怎么?不敢去?”谢琰看着他。
林默抬起头,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冷静的分析和决断:“公子所命,林默万死不辞!只是,巡边之事,千头万绪,林默需要一些准备,尤其是……需要带上我们新试制的一批‘样品’。”
他指的,自然是灌钢法打造的新式兵甲。
谢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准!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我会给你一道手令,江北诸军需、工匠,皆可调用。但记住,此行重在‘展示’与‘协调’,稳固防线,震慑北虏即可,切勿贪功冒进,亦不可与当地将门冲突过甚。”
“林默明白!”
从听竹轩出来,林默深吸一口气,望向北方。
淬火已毕,利刃将出。
江北,将是他下一个战场。他要在那里,用实战来检验他的“利器”,更要在那片烽火之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功勋与威望!
他快步走向铁匠作坊,心中已然有了全盘计划。
这一次,他要让所有人都看到,他林默的“锋芒”,究竟能利到何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