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当死侍 > 第14章 九重惊雷

第14章 九重惊雷(1 / 2)

林默的条陈,连同那简陋却思路清晰的“滚木运粮车”图样,被谢琰以火漆封缄,由其父谢尚书亲自携入宫中。

起初,并未掀起太大波澜。兵部几位老成持重的官员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些“奇技淫巧”,难登大雅之堂,更遑论应用于关乎国运的战事。漕运艰难,乃天时所致,除了加派民夫、严令督催,又能有何良策?一个世家公子门下不知名的小人物所献之策,岂能轻信?

然而,前线军情一日紧似一日。历阳守将八百里加急求援,言城中存粮仅够半月,若援军粮草再不至,军心必溃!朝堂之上,皇帝脸色阴沉,众臣束手,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谢尚书出列,再次呈上那份条陈,并附上了谢琰根据林默思路细化后的执行方案,言辞恳切,分析入理。

“……陛下,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此策虽看似标新立异,然其核心在于‘效率’与‘统筹’,化整为零,分段接力,辅以器械之利,正可解眼下燃眉之急!且所耗民力、物力,远低于强征硬运,纵使不成,损失亦远小于坐视历阳陷落!”

许是前线危急逼出了魄力,又或是谢氏门楣的担保起了作用,皇帝在沉吟良久后,竟力排众议,下旨于历阳至建康一线,择选区域,试行此“分段转运法”,并由谢琰总揽协调,便宜行事!

旨意传出,朝野震动!让一个未曾出仕的年轻士子负责如此重要的军务?这简直是儿戏!然而圣意已决,无人敢再明面反对,只是暗地里,不知多少双眼睛等着看谢琰,以及他背后那个献策的“奇人”的笑话。

消息传回谢府,林默亦是心潮起伏。他没想到谢琰竟能争取到如此大的权柄,更没想到自己竟以这种方式,间接参与到这场决定无数人生死的战争后勤之中。

压力,如同山岳般压下。

谢琰当夜便召集麾下所有得力人手,包括林默、钱管事以及几位精通庶务的门客,在听竹轩彻夜议事。灯火通明,直至天明。

林默成为了实际上的“技术总顾问”。他不仅要解释清楚“中转节点”如何选址、如何管理,“滚木运粮车”如何制造、如何使用,还要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实际问题。他凭借着超越时代的逻辑思维和前世零散的管理学知识,结合侯三等人搜集来的实地情报,一次次在沙盘(临时用糯米和沙子制作的简易模型)上推演、调整方案。

他的话语简洁、精准,直指要害,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原有流程中的冗余与浪费。那些原本对他心存轻视的门客,在几次讨论后,眼神也渐渐变了,由怀疑转为惊异,再由惊异转为信服。

谢府这部庞大的机器,为了这场前所未有的后勤试验,高速运转起来。工匠坊连夜赶制特制的宽轮运粮车;钱管事调动商队资源,筹集小型舟船、骡马;侯三的市井网络成为了最好的信息渠道和人力来源,招募熟悉地方路径的向导和民夫;石虎则带着部分护卫,负责关键节点的安全与秩序。

十日后,第一批由数百辆“滚木运粮车”和大量小型舟船组成的运输队,如同无数细小的溪流,避开泥泞的主官道和拥堵的干流,沿着林默等人规划的、错综复杂的支流野径,向着历阳方向悄然进发。

建康城内,无数人翘首以盼,或期待,或诅咒。

时间一天天过去,前线传来的消息依旧严峻,但关于后勤的抱怨似乎少了一些。偶尔有零星消息传回,提及一种“奇怪的车子”在泥地里也能推动,提及那些分散的小队如何像蚂蚁搬家一样,将粮草一点点汇聚到前线附近的中转粮站……

二十日后,一道捷报如同春雷,炸响在沉闷的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