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种子已播下(2 / 2)

“尺子量不出虚拟店铺的尺寸。”青年的声音带着犹豫。

“但量得出良心!”水平尺重重拍在桌上,“你爷爷传这尺子时说,做生意可以亏钱,不能亏心。”

正午的阳光穿过百叶窗,在方案书上切出明暗交错的光带。李继业走到老槐树下,挖出埋在那里的时光胶囊。里面除了历年账本复印件,还有管培生们写满建议的电子纸。

“爸,我想在每个酱坛植入传感器……”

“传感?”李铁柱扯下树梢的紫花撒在方案上,“这花每年开得不一样,传感器能测出里面的艰辛吗?”

年轻的手指抚过花瓣,在“传统工艺数字化”的章节旁留下淡紫印记。李继业打开平板,调出建筑工地的实时监控。画面里,老师傅正手把手教新人用传统方法砌墙,而AR设备将标准施工流程投射在砖块上。

“我们要做的是桥梁。”他切换画面,展示民工子弟学校孩子们正在编程控制机械臂腌制酱菜,“不是替换,是连接。”

暮色降临时,方案书已布满各种痕迹——酱汁的泼洒、泥土的印记、父亲的安全帽压痕。李继业最后在扉页盖上那枚五分硬币的拓印,币缘的缺损恰好形成一个豁口。

“种子播下了。”他轻声说,将方案书推向父亲。

李铁柱提起那口铁锅扣在方案上,锅底的煤灰在纸面晕开深浅不一的灰度。当他掀开铁锅,煤灰竟自然形成了老槐树的轮廓,新枝伸向“互联网+”的章节。

“浇水吧。”老人将茶壶递过来,壶嘴里飘出的是工地常见的苦丁茶香。

当水渍在“树冠”处漫开,周厂长突然抱来新酿的酱坛。开封时,坛口飘出的不仅是酱香,还有嵌入坛身的微型显示屏——正实时显示发酵数据。

“老树发新芽了。”王亚茹的投影轻轻鼓掌,她身后的民工孩子们举起用智能积木搭成的星辰集团大楼。

月光再次照亮办公室时,李继业发现方案书里长出了真正的豆芽——那是从老厂区土壤芯片中萌发的生命。父亲正用水平尺小心测量嫩芽的高度,尺面上的水泡微微偏向“创新”那端。

夜风翻动纸页,那些沾着酱汁、泥土和煤灰的字迹在月光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不知谁用钢笔画了棵破土而出的新苗,根系深深扎进写满传统的纸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