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步入正轨,像一口被悉心照看的泉眼,每日稳定地涌出利润。晚上打烊后,李铁柱数着木匣里日渐厚实的钱款,心情却不再像最初那般单纯地狂喜。
这天晚上,煤油灯下,他捻灭最后一张毛票,没有立刻将钱收起来,而是用手指轻轻敲着木匣的边沿,发出笃笃的轻响。
王亚茹正在核对账本,闻声抬起头,看到他若有所思的神情,便放下笔,轻声问:“怎么了?账不对?”
“账对。”李铁柱摇摇头,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跳跃的灯焰上,“就是觉得……咱这钱,不能老是这么躺着。”
王亚茹微微蹙眉,有些不解:“躺着?咱不是一直在周转进货吗?”
“光是进货、卖货,再进货、再卖货……”李铁柱收回目光,看向王亚茹,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名为“野心”的光芒,“亚茹,你说,咱这买卖,是不是……太单一了?”
“单一?”王亚茹重复着这个词,似乎不太明白。
“对!单一!”李铁柱站起身,在狭小的空间里踱了两步,语气变得兴奋起来,“你看,咱现在所有的本钱、所有的精力,都拴在这一个服装摊上。万一……我是说万一,服装行情有个波动,或者市场政策再收紧点,咱不是一下就抓瞎了?”
这是来自后世灵魂的风险意识,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王亚茹被他这个假设说得心里一紧,但随即冷静下来:“可咱现在做得不是挺稳当吗?执照也有了,客源也固定了。”
“是稳当,但不能光图稳当。”李铁柱停下脚步,双手撑在柜台上,身体前倾,压低声音,“亚茹,你发现没有?现在城里年轻人,手里开始有点闲钱了,不光想穿得好,也开始想玩点啥了。”
他脑子里闪过一些画面:街上偶尔看到的提着巨大录音机、穿着喇叭裤招摇过市的青年;茶馆里听说书人讲《射雕英雄传》时,里三层外三层的听众……
“玩?”王亚茹更加困惑了,“玩能赚钱?”
“能!太能了!”李铁柱语气笃定,“我上次去广州,看见那边有一种地方,叫‘录像厅’!”
他努力描述着那种新鲜事物:“一个大屋子,摆个电视机,放录像带,都是香港武打片、爱情片!买票进去看,一场能坐好几十人!”
王亚茹听得睁大了眼睛,这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放……电影?那得是电影院吧?私人能搞?”
“跟电影院不一样!更灵活,片子更新快!”李铁柱越说越激动,“你想想,咱们县城,有多少小年轻没地方去?要是咱能开一个……”
他开始快速心算:“场地不用太大,租个临街的门面就行。电视机和录像机是笔大投入,但咬咬牙应该能凑出来。票价不用贵,一毛两毛的,一天放几场,那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