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亚茹的维护(1 / 2)

差异化策略像一剂强心针,让“丽人服饰”在孙姐掀起的低价漩涡中,勉强稳住了阵脚。但暗处的较量,从未停歇。

这天下午,阳光斜照进摊位,王亚茹正低头给一位老顾客包好衣服,细心地将赠品腰带放进袋子里。

“还是你们这儿舒心。”大姐满意地笑着,“对面吵吵嚷嚷,跟菜市场似的,东西摸着就不踏实。”

王亚茹报以微笑:“您满意就好,下次有新货我给您留着。”

送走顾客,她刚直起身,就看到孙姐端着个搪瓷缸,又不紧不慢地晃悠了过来,脸上挂着那副熟悉的、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李铁柱正在里间整理刚到的几件新款,听到动静,警惕地抬起头。

“哟,小王,忙着呢?”孙姐倚在门框上,视线扫过摊位,“听说你们现在……搞什么‘赠品’?花样挺多啊。”

王亚茹神色不变,语气平和:“孙姐,就是点小意思,感谢老主顾帮衬。”

“是嘛——”孙姐拖长了音调,喝了一口水,目光落在王亚茹手腕上——那里戴着一条李铁柱上次从广州带回的、极其细巧的银色手链。

“这小链子……挺别致啊。不像咱这儿的东西。”孙姐像是随口一提,眼神却带着钩子,“也是……李铁柱从广州给你带的?”

这话问得刁钻,带着一股子暧昧的揣测。仿佛这手链不是正常的工钱或礼物,而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里间的李铁柱听得真切,血“嗡”一下涌上头,攥紧了拳头就要冲出来。

王亚茹的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愠怒,但更快地被一种冰冷的平静覆盖。她甚至没有下意识地去遮挡手链,反而将手腕自然垂下,迎着孙姐探究的目光。

“孙姐您说笑了。”她声音清晰,不高不低,却足以让附近几个竖着耳朵的摊主听清,“这是我用上个月工钱,托铁柱同志捎带的。两块钱,单据还在我这儿。怎么,孙姐也对这小玩意儿感兴趣?”

她不卑不亢,直接把来源和性质点明,堵死了孙姐继续发挥的余地。一句“铁柱同志”,客气又疏离,划清了界限。

孙姐没料到她会这么直接,噎了一下,讪讪道:“我……我这么大年纪,戴这个像什么话。”

王亚茹却不打算就此罢休。她往前轻轻迈了半步,目光沉静地看着孙姐,话锋一转:

“孙姐,咱们都是做小本生意的,各有各的难处。我们‘丽人’摊子小,比不得您根基深、人脉广。”

她先放低姿态,紧接着语气微微加重:

“但我们挣的每一分钱,都干干净净,经得起查。营业执照挂在墙上,进货单据压在箱底。”

她的目光扫过门外那些若即若离的视线,声音提高了一些,既是对孙姐,也是对所有人说:

“我们老板李铁柱,为人实在,做事肯下力气,一趟趟跑广州,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就为进点好货回来,让咱县城里的姐妹也能穿得时髦点。这有什么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