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人服饰”的招牌,像一块磁石,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开始只是些老主顾循迹而来,很快,口碑如同水波般在市场里漾开。
“妈,就是这家!小王搭衣服可好看了!”一个年轻姑娘拉着母亲进门。
“她刘婶,你快来看这条裤子,版型真叫一个正!”
小小的摊位时常被挤得水泄不通。王亚茹清脆利落的介绍声、李铁柱收钱找钱的吆喝声,交织成一片。
“这件毛衣配您刚买的裙子,颜色正好跳出来。”
“大姐,您穿这个码,腰身这里我帮您收一下,更利落。”
“零钱您拿好,慢走啊,下次再来!”
生意好得让人眼热。日均利润稳稳超过二十块,赶上过去街边摆摊两三天的收入。
李铁柱每晚数钱时,手指都因兴奋而微微发抖。但他也敏锐地察觉到,市场里的气氛有些变了。
以前见面还会点头招呼的相邻摊主,眼神开始躲闪。背后时常感觉有目光黏着,带着审视和掂量。
这天上午,斜对面卖搪瓷盆的孙姐,晃悠了过来。她四十多岁,脸上总挂着过分热情的笑。
“哟,小王,小李,生意可真兴隆啊!”她倚在门框上,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挂着的衣服。
“孙姐,您来了,快进来坐。”王亚茹客气地招呼,递过一个小马扎。
孙姐没坐,伸手捏了捏一件毛衣的料子:“这毛衣……进价不便宜吧?得七八块?”
李铁柱心里一紧,面上却笑着打哈哈:“孙姐您真会看,差不多,差不多。”
“啧啧,你们年轻人,胆子大,有魄力。”孙姐话里有话,“这价钱也敢卖,还卖得这么火。不像我们,卖个破盆儿,磨破嘴皮子也就赚几分钱。”
她目光又落到王亚茹身上:“还是小王厉害,这嘴皮子,死人都能说话喽。”
这话听着像夸奖,却带着股酸溜溜的刺儿。
王亚茹神色不变,淡淡一笑:“孙姐说笑了,就是实话实说。主要是衣服质量好。
“是,质量好。”孙姐干笑两声,终于转入正题,“我说小李啊,你们这货……是从市里百货站进的?”
李铁柱含糊应道:“呃……有市里的,也有别处的。
“别处是哪儿啊?”孙姐紧追不舍,“跟姐透个底儿呗?姐也想弄点好货卖卖。”
李铁柱和王亚茹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广州货源是他们的命根子,岂能轻易透露。
“孙姐,我们也就是瞎倒腾,碰运气。”李铁柱赔着笑,“哪比得上您这老生意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