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初遇王亚茹(2 / 2)

说话的是个年轻姑娘,约莫十八九岁年纪,穿着一件洗得发白、但依旧整洁挺拔的旧军装上衣,下身是一条简单的深色裤子。她身姿笔挺,皮肤不像村里姑娘那般黝黑,带着一种缺乏血色的白皙,眉眼清秀,眼神安静而疏离,透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书卷气。

返城知青。李铁柱脑子里立刻跳出这个词。原主的记忆里有关于这群人的模糊印象——从广阔天地回来,没有工作,处境尴尬,带着城里人的习惯和看不清前途的迷茫。

那女售货员对待这姑娘的态度明显更冷淡些,慢吞吞地拿了火柴和一小包盐扔在柜台上:“盐票。”

姑娘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票证,仔细找出盐票递过去,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固有的从容,尽管她的衣着显示着她的窘迫。

李铁柱收回目光,心里想着茶叶的事。光有酱油还不够,茶叶渣哪怕质量再差,也能添点风味。他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又问那售货员:“同志,请问…咱们这儿…最便宜的茶叶末…怎么卖?”

售货员正准备坐回去继续织毛衣,闻言顿住了,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神里带着明显的诧异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茶叶?你要买茶叶?”

她的声音不高,但在相对安静的供销社里显得有些突兀。连旁边那个闲聊的男售货员和熟人都停下话头,好奇地看了过来。连那个刚买完盐和火柴、正准备转身离开的军装姑娘,也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庄户人家,饭都吃不饱,居然跑来买茶叶?这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李铁柱被这几道目光看得脸上发烫,但还是硬撑着回答:“…嗯…家里…有点用处…”

“最便宜的茶砖碎末,也得要票,八分钱一两。”售货员的语气带着点公事公办的冷淡,还夹杂着一丝“买了也是浪费”的意味。

八分钱一两!还要票!李铁柱心里一沉。这代价太高了!他手里剩下的钱,买了茶叶就不够别的事了,而且那张珍贵的副食票已经用了…

他脸上挣扎犹豫的神色太过明显。售货员似乎看出了他的窘迫,从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不再理会他,坐回去重新拿起了毛衣针。

旁边的目光也带着各种意味收了回去。那个军装姑娘似乎也无意探听别人的窘迫,只是那淡淡的一瞥之中,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说不清是同情还是别的什么情绪,随即她便垂下眼睫,拿着自己那点微薄的物资,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了。

李铁柱站在原地,脸上火辣辣的。售货员的轻视,旁人的好奇,还有那姑娘最后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瞥,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屈辱和窘迫。穷,就像一道醒目的烙印,让你连一点正常的需求都显得如此突兀和可笑。

但他不能空手回去。没有茶叶,蛋的味道会大打折扣,万一卖不掉…

他咬咬牙,最终还是将手里剩下的所有毛票和仅有的另一张更小额的票证推了过去,声音干涩:“…那…那就给我称一两…”

售货员有些意外地抬眼看了看他,似乎没想到他真会买。她没再说什么,面无表情地称了一两黑乎乎的、几乎全是梗子的茶叶碎末,用旧报纸包了个小三角包,扔给他。

李铁柱接过那包昂贵的、散发着淡淡霉味的茶叶末,和那瓶酱油一起攥在手里,感觉像攥着两团火。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快步走出了供销社。门外阳光刺眼,他却觉得浑身发冷。

第一次,他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物质极端匮乏带来的重压,以及贫穷所附加的、那无所不在的屈辱感。

扩大的生产,美好的憧憬,在这一刻,被冰冷的现实和那区区一两茶叶末,压得有些喘不过气。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灰扑扑的供销社大门,那个军装姑娘清瘦笔直的背影早已消失在乡间土路的尽头。

但他的脑海里,却清晰地印下了那双安静疏离、似乎能看透人心秘密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