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关注时代脉搏(2 / 2)

李工推了推眼镜,打开笔记本:我们研究了东南亚和欧美华人的饮食习惯,准备开发三个系列:麻辣系列主攻东南亚,甜辣系列适合欧美口味,还有一个低脂健康系列面向日本市场。

林婉秋适时补充:我核算过了,如果出口业务开展顺利,半年内我们的月利润有望突破十万元。而且出口业务还能提升品牌形象,反哺国内市场。

刚子愣愣地听着,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困惑:可是...这得要多少启动资金?咱们现在哪还有钱...

钱的问题我来解决。陈锋胸有成竹,还记得我们在省城的成功模式吗?这次我们要借船出海——和省外贸公司合作,他们负责渠道和手续,我们专注生产和研发。

他看向张平:你明天就去省外贸公司对接,把我们的样品送过去。记住,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实力——不是小打小闹的乡镇企业,而是有能力承接国际订单的现代化食品厂!

张平立即应道。

陈锋又转向李工:研发部要在两周内完成出口产品的样品试制。记住三个原则:口味要适应当地习惯,包装要体现中国特色,质量要达到国际标准。

会议结束后,陈锋特意留下刚子:还在生我的气?

刚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锋哥,我就是个粗人,看不懂这些大道理...

不,你提醒得很对。陈锋拍拍他的肩膀,国内市场不能丢。这样,你负责盯紧金盛的动向,他们要打价格战,我们就用新品应对。记住,在商场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三天后,张平从省城打来电话,声音激动得发颤:陈总,好消息!外贸公司把我们的样品送到广交会了!刚才他们来电话说,有个港商对我们的产品很感兴趣,要求寄更多样品!

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瞬间吹散了厂里连日来的紧张气氛。工人们听说自己的产品可能要卖到国外,干活都格外起劲。

然而,就在陈锋准备亲自去省城对接时,林婉秋拿着最新报表找到他,眉头紧锁:有个问题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要接出口订单,我们现有的产能根本不够。而要扩大产能,就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陈锋看着报表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第一次陷入了沉默。婉秋说得对,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不扩大产能,可能错失良机;扩大产能,万一出口业务受阻,企业将面临巨大风险。这个关键的决策,将决定婉锋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