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总,省城这边...情况不太妙。张平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明显的挫败感,友谊商店和百货大楼的采购主任,连样品都没看就直接拒绝了。
陈锋握着大哥大的手紧了紧,语气却依然平稳:具体怎么说?
他们说从来没听说过这个牌子,而且...而且觉得辣条这种地方小吃,根本上不了省城的台面。张平的声音有些发干,友谊商店的那个主任更过分,说我们这是农村土特产,不符合他们涉外商店的定位。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刚子气得脸色发青,大刘一拳砸在墙上。林婉秋担忧地看着陈锋,轻轻按住了他另一只握成拳头的手。
知道了。陈锋的声音听不出情绪,把拜访过的商场名单整理好,我明天亲自过来。
第二天一早,陈锋就带着张平出现在了省城最繁华的商业区。站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他看着气派的百货大楼橱窗里陈列着的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还有友谊商店门口进出的外宾,深深吸了一口气。
走,进去看看。
他们花了一整天时间,把省城排名前五的百货商场和主要副食品商店都转了一遍。陈锋不仅看商品,更留意顾客的购物习惯、价格标签、甚至观察收银台前排队的顾客都买了什么。
锋哥,你看。张平指着一处柜台,这里是儿童食品区,卖的都是大白兔、冠生园这些老牌子,最便宜的一包也要八毛钱。
陈锋仔细看着货架上的商品,眉头越皱越紧。这些在江城算是高档的零食,在省城却显得平平无奇。更让他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儿童食品包装都十分简单,配料表更是含糊其辞。
傍晚,两人在街边的小饭馆里边吃边聊。张平沮丧地说:省城的市场确实大,但这些商场的门槛太高了。要不咱们先从小的供销社开始?
陈锋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掏出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今天的观察:
第一,省城儿童食品价格普遍比江城高20%以上;
第二,现有产品同质化严重,都是几十年不变的老口味;
第三,家长更舍得为孩子花钱,但缺乏真正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