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面试风云(上)(2 / 2)

这小子,是块干销售的料!刚子压低声音对陈锋说,语气兴奋。

陈锋微微颔首,在本子上张平的名字后面打了个勾。

面试继续进行。有人一进来就打听能不能解决户口;有人对薪资福利问得极其细致,却对工作内容含糊其辞;还有一个戴着眼镜的男青年,自称在夜大读过企业管理,满口矩阵式管理Swot分析,听得大刘和刚子直皱眉头,陈锋问了几个具体的管理问题,他却支支吾吾,答非所问。

下一位,李建国。林婉秋念出这个名字时,语气带着一丝敬意。

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整洁的灰色中山装、戴着老花镜的老人走了进来,他步伐稳健,神态从容。与其他应聘者的紧张不同,他像是来参加一个技术研讨会。

陈老板,林总监,诸位好。李工声音洪亮,不卑不亢,我是李建国,这是我的职称证书和一些过去的技术革新奖状复印件。他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放在桌上。

陈锋没有去看那些证书,直接切入主题:李工,感谢您能来。我们厂现在主要设备是和面机、封口机,都是些普通设备。但目前产能压力大,设备偶尔出故障很影响生产,您看有什么改进思路?

李工推了推老花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方便让我先去车间看看设备现状吗?

陈锋示意刚子带路。几分钟后,李工回来,胸有成竹地说:看过了。问题主要在几个地方:一是和面机轴承润滑不足,磨损加快;二是封口机加热元件老化,温度不稳,影响密封效果;三是电路布局有些乱,存在安全隐患。他不仅指出了问题,还当场给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和预防性维护建议,甚至随手在纸上画起了简单的改造草图,专业、精准、一针见血。

大刘听得眼睛发亮,忍不住插话:李工,您说的太对了!那台封口机老是时好时坏!

一上午紧张密集的面试结束,初步结果泾渭分明。像王大力那样眼高手低、抱着铁饭碗思维的人被果断淘汰;那个夸夸其谈的企业管理青年也被划掉;几个资质平平、缺乏亮点的应聘者被列为候补。

而张平和李建国,则以其扎实的准备、清晰的思路和(在李工那里是)过硬的技术,成为了重点考察对象,进入了下一轮名单。同时,还有一个叫赵晓梅的师范毕业女生,虽然销售经验为零,但表达能力强,眼神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也被陈锋留意,列入待定。

锋哥,这张平和李工,是真不错!刚子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兴奋地说,一个能帮我们打开销售新局面,一个能解决生产大难题!

林婉秋也笑着点头:是啊,看来登报招聘这步棋,真是走对了。

陈锋看着初步筛选出的五份重点简历和三份待定简历,心中有了底。首轮面试,算是初步达到了去芜存菁的目的。

陈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对刚子说:下午通知这八个人,明天上午来参加复试。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沉起来,复试,不能光靠嘴说了。得给他们来点真格的……张平不是能说吗?让他跟着你去跑一天市场,看看他实战能力如何。李工技术好,就让他现场看看那台老出毛病的封口机,能不能找出我们都没发现的病根。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一丝决断:是骡子是马,光在院子里遛还不够,得拉出去,拉到他们各自的战场上,真刀真枪地试一遍!

这看似能力出众的几人,在更具挑战的实战考核中,是否还能保持水准?那个叫赵晓梅的姑娘,又能否抓住这最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