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经理端着印有“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吹了吹浮沫,慢条斯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穿着普通、眼神却异常明亮的年轻人。“陈同志,‘电视机票’这个事情,不好办啊。我们百货公司的票据,那都是有规章制度的,怎么能随便印给你们个体户做奖品呢?影响不好嘛。”
陈锋不卑不亢,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张经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这不是‘随便印’,是合作。”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张经理,您想想,明天,我们‘陈记辣条有奖销售’的活动一启动,头奖是百货公司的‘电视机票’,这意味着什么?”
他不等张经理回答,便继续道:“这意味着,全城想碰运气的人,都会知道市百货公司有电视机卖!拿着票来补差价的人,就是最精准的潜在客户!而且,他们的亲戚朋友都会跟着来看热闹!这带来的客流量和关注度,比您在报纸上登一个月的广告效果都强!我们这是在帮百货公司做宣传,而且是免费的。”
张经理端着缸子的手顿住了,他显然没从这个角度想过。是啊,一台电视机几百块,普通人买不起,但两块钱博一个机会,无数人愿意试试。这人流……
陈锋趁热打铁:“我们只需要您授权我们印制一批带有百货公司公章和您这边确认编码的‘电视机票’,作为凭证。每张票,我们额外付给您五块钱的渠道和管理费。您这边,几乎是零成本,净赚名声和客流。”
张经理心动了。他沉吟片刻,终于放下搪瓷缸:“二十张票,一百块管理费,先付钱。”
“成交!”陈锋毫不犹豫地伸出手。
与此同时,刚子已经连哄带催,让印刷厂的朋友放下了手头所有活计,优先赶制他那五千张彩色奖券。而林婉秋则在和文体商店的老板为了毛巾和文具的批发价,进行着艰苦的“谈判”。
“同志,不能再低了,我们这都是国营牌价……”
“老板,我们这次要货量大,而且是长期合作,您再让一厘,下次我们还找您。”林婉秋声音温和,态度却异常坚定,最终以低于市场价一成的价格,拿下了一批紧俏的印花毛巾和铁皮文具盒。
家里,朵朵也没闲着,她正用彩笔,在一张大白纸上画着诱人的辣条图案,旁边是陈锋教她写的歪歪扭扭的大字——“好吃!有奖!”。童稚的笔触,反而有种别样的吸引力。
下午两点,所有准备工作奇迹般地全部到位。
陈锋带着盖有百货公司红章的二十张“电视机票”回来。刚子扛着油墨未干的五千张精美奖券气喘吁吁地跑进门。林婉秋清点着采购回来的各类奖品,并将它们分门别类放好,账目清晰。大刘汇报,原料充足,机器状态良好。朵朵的画也被陈锋采纳,决定复印后作为宣传海报的一部分。
院子里,众人看着堆积如山的奖券和奖品,虽然疲惫,但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陈锋拿起一张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奖券,目光扫过上面“头奖:电视机票(壹张)”的字样,又看向院子里摩拳擦掌的伙伴和眼中带着光亮的妻子,沉声道:“海报立刻张贴出去,重点是所有中小学、工厂门口!刚子,去找你那些小伙伴,把消息散出去!要让全城的人,今晚就知道,明天,‘陈记辣条’要搞大事!”
命令下达,整个团队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夜色渐深,陈锋站在门口,看着远处刚子带人贴在墙上的巨幅手绘海报,在昏黄的路灯下若隐若现。他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期待和躁动,正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悄悄滋生、蔓延。
所有筹码都已押上,所有的努力都已付出。明天,当太阳升起,这场倾尽所有的豪赌,究竟会迎来全城沸腾的抢购狂潮,还是无人问津的惨淡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