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东京的误判(2 / 2)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配发至突击队及要害部门(解释为最后战略储备、皖南前送物资先头到达及冒险采购)。】

这批物资,特别是干粮、胶鞋和急救包,是突围行动的生命线。

南京,日军司令部。山本旅团长向松井石根汇报:“支那军残部似有收缩防御迹象,冯子材部继续观望,王传魁部来投。” 松井判断:“宋部已成强弩之末,意图固守待毙或向冯部投降。命令各部,加紧围困,不断袭扰,迫其崩溃或投降。”

重庆,军统局戴笠闻报,冷笑:“瓮中之鳖矣。令我们的人,若宋部突围,不必死救,伺机收容其散兵,清除异己分子即可。重点转向接触冯子材,诱其归顺。”

三月十四日夜,月黑风高。晚九时整,联军突围行动开始。

前卫突击队在马富贵率领下,如同暗夜中的利剑,悄无声息地滑出阵地,利用夜色和地形掩护,向东南方向渗透。他们身手矫健,战术娴熟,用冷兵器、消音武器和精准的爆破,悄无声息地拔除了伪军多个前沿哨所和巡逻队,打开了数公里宽的缺口。

本队数千人马,在宋希濂、周明远、陈致远的率领下,搀扶着轻伤员,背负着物资,沿着突击队开辟的道路,沉默而迅速地急行军。没有人说话,只有急促的脚步声、压抑的喘息和偶尔的武器碰撞声。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后卫部队在赵锡田(担架指挥)和陈海涛的指挥下,进入预设阻击阵地,埋设地雷,布置障碍,准备迎接日军的追击。

凌晨二时,突击队抵达第一个险要隘口——“鬼门关”。此处有伪军一个连驻守,地形险要。马富贵果断决定强攻!突击队发起迅猛攻击,机枪、手榴弹、刺刀,瞬间将守敌击溃,但枪声也暴露了突围方向!

日军迅速反应,调动部队围追堵截。后卫部队与日军追兵展开激战,枪炮声震山谷,死死将敌拖住。

本队加速通过“鬼门关”,但行动已暴露。日军飞机次日清晨临空侦察,引导炮火轰击突围队伍。行军途中,不断遭遇小股日军和伪军拦截,爆发遭遇战。官兵们浴血奋战,杀开一条血路,但伤亡持续增加,行军速度被迫减慢。

三月十五日黎明,历经一夜苦战、强行军六十余里的联军本队,终于抵达“野人谷”边缘。人人疲惫不堪,伤亡惨重,但希望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此时,后卫方向传来噩耗:赵锡田团长在指挥阻击时,遭日军炮击,壮烈牺牲!陈海涛司令员率领后卫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后,陷入重围,生死未卜!

与此同时,前方侦察兵报告:接应点“野人谷”方向,有激烈枪声!似乎有部队在交战!

是运输队在与敌交火?还是……又一个陷阱?

宋希濂站在高坡上,望着远处枪声传来的方向,浑身浴血,目光中充满了疲惫、悲伤与决绝。他举起望远镜,努力向晨雾弥漫的山谷望去……

突然,谷中升起三颗红色的信号弹!那是与运输队约定的接应信号!

“是我们的信号!运输队还在!” 官兵中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

但枪声并未停止,反而更加激烈。

“运输队被敌人咬住了!” 周明远急道。

宋希濂眼中寒光一闪,嘶声下令:“马富贵!带上所有还能战斗的人!跟我上!接应运输队!杀进去!”

残存的联军官兵,爆发出最后的力气,如同决堤的洪水,冲向枪声大作的“野人谷”……

谷中等待他们的,是期盼已久的补给与援军?还是更加惨烈的血战?赵锡田的牺牲,陈海涛的安危,这支百战余生的部队,能否在最后的冲刺中,抓住那微弱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