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沟通系统,看到因成功防御、稳定军心获得的微薄积分,进行了针对当前生存最紧迫需求的极限兑换:
【兑换:“高能量压缩干粮(最低配给)”x人份,“粗盐”x5000斤,“急救止血粉”x3000份,“奎宁(抗疟疾)”x片,“土法制火药配方及材料”x1批,“简易陷阱制作手册”x200本,“耐磨布鞋”x双。】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出现于仓库(解释为最后的秘密储备、就地取材及冒险采购所得)。】
这批物资杯水车薪,尤其是粮食和药品,但至少能多撑几天,为采购队争取时间。
南京,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对着地图上的仙霞岭,脸色铁青。池田旅团惨败的报告让他颜面尽失。“命令独立混成旅团旅团长山本一郎,务必在十日内肃清仙霞岭之敌!特种攻坚装备已启运,五日内抵达!再有无能怯战者,军法从事!”
重庆,军统局密室。戴笠对心腹吩咐:“仙霞岭宋部虽小胜,然已元气大伤,且与共党、土匪纠缠日深。通知我们的人,伺机而动。若日军攻势猛烈,宋部溃散,可‘协助’收容溃兵,趁机清除赤化分子,掌控部队。若日军受挫……再寻良机。”
王传魁回到自己营地,召来副手刘黑塔和参谋长孙老道密议。
刘黑塔:“大哥,宋希濂让咱们去搞粮食,这他妈是玩命啊!山下全是鬼子!”
孙老道捻着胡须:“旅座,此事风险极大,但也是机会。若能搞到粮食,在联军中话语权便重了几分。况且……未必真要下山。”
王传魁眼珠一转:“哦?老道,你的意思是?”
孙老道阴笑:“可派小股人马,虚张声势,做做样子。粮食嘛……咱们自己不是还有点存货?关键时刻拿出来,岂不显得咱老王雪中送炭?”
王传魁抚掌:“妙!就这么办!不过,也得防着宋希濂翻脸。黑塔,挑几个机灵的,真下去探探路,能搞到点更好,搞不到……也知道鬼子虚实。”
与此同时,由新四军游击队员带领的一支采购小队,在夜间试图穿越日军封锁线时,与敌巡逻队遭遇,发生交火,小队伤亡过半,被迫退回,只带回少量草药。
新四军派出多支小分队,利用夜色和熟悉地形,对日军后勤线展开频繁袭扰。他们炸毁桥梁,破坏电话线,伏击运输队,虽然战果不大,但有效地迟滞了日军的调动和补给,迫使日军分兵保护交通线,山本旅团的进攻准备不得不推迟。
联军内部,随着补给日益困难,恐慌和抱怨情绪在部分士兵中蔓延。个别原王传魁部的士兵开小差逃跑,被抓回。徐锐的保卫部门加强了巡查,抓获了一名试图在水源地投毒的日特嫌疑分子。周明远带领政工干部,深入连队,与士兵同吃同住,讲述长征故事,组织诉苦会,努力维系着部队的凝聚力,但效果有限。疲惫和饥饿,是政治工作最难克服的敌人。
三月七日的黎明,在一种异样的寂静中到来。日军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动进攻,只有零星炮击和侦察机掠过。但这寂静,比炮火连天更令人窒息。联军官兵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拼命加固工事,储备饮水,但肚子却饿得咕咕叫。
宋希濂和陈海涛站在指挥部外,望着远处日军阵地上空升起的观测气球,心情沉重。
“山本在等,等他的重炮,等他的新式武器。”陈海涛低声道。
“我们在熬,熬过一天是一天。”宋希濂叹了口气,“就看采购队,能不能带来奇迹了。”
就在这时,一名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总指挥!陈司令!王旅长派出的采购队……回来了一个人!浑身是伤,说……说其他人都牺牲了!但他们带回一个消息……”
宋希濂和陈海涛心中一紧:“什么消息?”
“他们说……在敌占区边缘,远远看到……看到鬼子的车队,运来好多……好长的铁筒子,用帆布盖着,还有穿着奇怪衣服的鬼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