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宋希濂声音提高,“联合不易,抗日维艰!但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同生共死的兄弟!要让鬼子看看,仙霞岭,是他们啃不动的硬骨头!执行命令!”
“是!”棚内众人齐声应答,尽管心思各异,但在生存压力下,一个脆弱的抗日同盟,终于初步形成。
命令下达,整个山谷如同一部巨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三方部队根据防区划分,紧张地加固工事、设置障碍、勘测地形、熟悉友军。起初难免有些生疏和摩擦,但在基层军官和政工人员的协调下,逐渐磨合。
宋希濂沟通系统,看到因成功促成联合、应对危机获得的积分,进行了针对联合防御作战的专项兑换,旨在弥补王传魁部和新四军的部分装备劣势,提升整体战斗力:
【兑换:“七九式步枪子弹”x发,“木柄手榴弹”x枚,“仿制捷克式轻机枪”x500挺及配件,“82迫击炮炮弹”x发,“军用电话线”x300公里,“战地急救手册(图解版)”x本,“高效消炎中药粉”x5000斤。】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送达联军后勤处(解释为重庆方面部分兑现的补给、战场缴获及秘密渠道购买)。】
这批物资,特别是子弹、手榴弹和机枪,极大增强了联军,尤其是王传魁部的火力,提升了士气。
南京,日军司令部。池田旅团长向松井石根大将汇报扫荡准备情况。松井命令:“哟西!此次扫荡,务必彻底肃清仙霞岭之敌!要注意支那军可能联合,需采取分进合击、重点突破战术,同时加强政治诱降和特务破坏,从内部瓦解他们!”
重庆,军统局收到三方联合的情报,戴笠冷笑:“乌合之众!命令我们的人,密切监视,若能借日军之手除掉宋希濂部,或促使王传魁部反水,便是大功一件!”
深夜,王传魁在自己的营帐内,与刘黑塔、孙老道密议。
刘黑塔:“大哥,真听宋希濂的?咱们的家当可别赔光了!”
孙老道捻着胡须:“旅座,眼下局面,不合则亡。宋希濂是员战将,新四军也不好惹。先借着他们的力量渡过难关再说。保存实力,静观其变。”
王传魁点头:“嗯,老子心里有数。仗要打,但别冲太前。弹药补给,多要!看看风向再说!”
与此同时,新四军营地,陈海涛对干部们说:“联合抗日是大局。我们要真心实意配合宋师长指挥,主动承担艰巨任务,用行动证明我们的诚意。同时,派得力人员加强王传魁部的政治工作,争取其基层官兵。”
联军指挥部内,灯火通明。赵锡田、李明、孙老道等人在地图前激烈讨论,最终确定了“依托险要,梯次阻击,消耗敌军,伺机集中兵力打击其一路”的作战方针。具体部署:东路张云鹤部依托“鹰嘴崖”天险阻击;北路赵锡田部在“一线天”设防;预备队伺机而动;新四军和王传魁部侧翼部队广泛开展地雷战、麻雀战,袭扰敌军后勤。
方案得到宋希濂批准。但他私下对周明远表示:“计划虽好,但关键看执行。王传魁部纪律涣散,新四军战术灵活但装备差,我军疲惫。能否顶住日军第一波猛攻,至关重要。我最担心的是北路的‘一线天’,那里地形相对开阔,压力会很大。”
三月三日清晨,联军在谷中空地召开誓师大会。宋希濂、陈海涛、王传魁先后讲话,鼓舞士气。尽管官兵们面带菜色,但求生的欲望和联合的力量,让队伍焕发出一种悲壮的气势。
就在大会即将结束时,李慕华匆匆走上台,对宋希濂低声耳语了几句。宋希濂脸色微变,随即恢复正常,宣布散会。
回到指挥部,李慕华汇报了刚收到的绝密情报:“我们内线冒死传出消息,日军此次扫荡,北路并非主攻,而是疑兵!其真正主力和突击方向,是东路!池田将其最精锐的‘骷髅’大队和特种部队,秘密加强到了东路,企图从‘鹰嘴崖’侧翼一条秘密小路迂回,直插我指挥部所在地!”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如果情报属实,张云鹤团防守的东路,将面临灭顶之灾!整个联军防线,可能被一举凿穿!
宋希濂盯着地图上那条几乎被忽略的羊肠小道,额头渗出了冷汗。他立刻下令:“快!命令张云鹤,立即调整部署,重点防御侧翼小路!命令高天亮‘猎影’队,火速前往该地,设置诡雷、障碍,迟滞敌军!命令预备队,向东路靠拢!”
但,还来得及吗?日军的铁拳,已经挥出。联军面临的第一次严峻考验,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