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毒瘴迷魂(2 / 2)

陈诚愤然道:“委座!此事必须立刻通电全国,揭露日军暴行!并诉诸国际联盟!这是反人类罪行!”

白崇禧却相对冷静:“辞修兄,揭露是必要的。但眼下最紧迫的是,前线部队如何应对?宋希濂部情况不明,若遭毒气攻击,恐损失惨重!我军普遍缺乏防化装备,后续作战将极其被动!”

何应钦叹气:“国际社会……恐怕也只是谴责几句,难有实际行动。为今之计,只能严令各部队加强戒备,尽量利用地形规避,并紧急向国外采购防毒面具,但远水难解近渴啊!”

南京高层在震惊和愤怒之余,更多的是对战场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无力感。

而在东京,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则是一片“欢欣鼓舞”。

“报告司令官阁下!”参谋兴奋地汇报,“特种烟部队在迷魂沟区域初战告捷!支那军宋希濂部溃不成军,伤亡惨重,正狼狈逃窜!其残部已不足为虑!”

松井石根大将满意地点点头:“哟西!对付这些躲在深山里的老鼠,就要用非常手段!命令部队,继续使用特种烟,清剿天目山区所有支那抵抗力量!同时,向国际社会发布消息,就说支那军使用违禁武器,皇军只是正当反击!” 颠倒黑白,一如既往。

午后,历经千辛万苦,三十六师残部终于抵达了望天台。这是一片突兀的山峰顶部,地势平坦开阔,山风凛冽,果然将山下的毒雾吹散了不少。官兵们瘫倒在地,贪婪地呼吸着清冷的空气,但中毒带来的后遗症依然折磨着许多人。

在玄诚道长的指引下,宋希濂亲自带人找到了那个所谓的“清风洞”。洞口被藤蔓和石块巧妙遮蔽。搬开石块,进入洞中,眼前的一幕让所有跟随而来的人惊呆了!

洞里整整齐齐码放着一个个木箱,打开一看,正是崭新的防毒面具、标注着外文的解毒剂针剂和冲洗液,以及成捆的防化手册!

“天佑我军!天佑中华啊!”老道长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半是表演,一半是真情感动)。

官兵们得知消息,顿时欢声雷动,士气大振!尽管数量有限(2000套面具对于近两千人的部队而言并不充足),但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宋希濂立即下令:优先配发给侦察连、警卫连、炮兵和机枪手等关键岗位,以及中毒较深的伤员。同时,组织医务和参谋人员学习防化手册,立即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和洗消。

【叮!宿主成功应对毒气危机,挽救部队骨干,“绝地求生”任务执行度提升至85%。奖励积分500,000点。解锁“初级防化作战”知识库。】

系统的提示意味着最危险的时刻暂时过去。

夜幕降临,望天台上燃起篝火(严格选择上风向位置)。部队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中毒症状在解毒剂和新鲜空气作用下有所缓解。配发了防毒面具的官兵们,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宋希濂召集将领和沈队长、道长,围着篝火再次开会。

高天亮汇报了最新侦察情况:“师座,鬼子似乎认为毒气攻击已重创我军,其地面部队开始大胆进入迷魂沟搜索,兵力约一个加强中队,配有迫击炮和毒气投射器。”

沈队长补充道:“宋师长,这是个机会!鬼子骄狂,队形分散,又是在复杂地形里。我们有了防毒面具,可以打他一个反扑!”

李慕华分析:“没错!我们可以利用夜色和地形,将一部分精锐部队潜回迷魂沟,设下埋伏,等鬼子搜索队深入,然后利用防毒面具的优势,近距离发起突袭,专打他的毒气部队和指挥节点!”

宋希濂眼中寒光一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好!高连长,沈队长,就由你们联手,精选两百名戴了面具、身手好的弟兄,组成突击队!我让炮兵连剩下的炮弹支援你们!目标:吃掉这股冒进的鬼子,特别是摧毁他们的毒气装备!”

“是!”高天亮和沈青山齐声领命,摩拳擦掌。

一个新的、凌厉的反击计划,在夜色中酝酿。

子夜时分,月明星稀。一支由三十六师侦察兵和游击队骨干组成的混合突击队,戴着防毒面具,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下望天台,再次进入依旧残留着淡淡异味的迷魂沟。

宋希濂站在崖边,目送他们消失在黑暗中。他知道,这场反击至关重要,不仅是为了歼灭敌人,更是为了提振士气,向鬼子宣告:毒气,也吓不倒中国军人!

然而,他心中的阴霾并未完全散去。日军既然开了使用毒气的先例,绝不会就此罢手。更猛烈的毒气攻击,甚至其他更残酷的手段,可能还在后面。而且,军委会那边……对于他这支“失控”的部队,又会是什么态度?

山下,隐约传来了交火的枪声和爆炸声。反击开始了。结果如何,将决定这支队伍能否在这毒瘴弥漫的深山中,真正站稳脚跟。

十一月十二日,在毒气的阴险袭击、绝境的应急兑换、艰难的战略转移和凌厉的反击部署中度过。三十六师再次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一丝“幸运”,从鬼门关前挣脱,但更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