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告宋希濂、孙元良、王敬久等部,近日在正面战线,择机发起团级规模反击,以攻代守,牵制敌军!”
“至于胡宗南第一军……暂缓调动,作为总预备队,待机而动。”
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折中方案,将巨大的压力抛给了前线的张发奎和正在急行军的廖磊,也要求正面的宋希濂等人承担起更积极的牵制任务。
命令传到真如指挥部,宋希濂立刻领会了高层的意图——即使无法大规模增援侧翼,也要在正面打得狠,让日军上海派遣军无法从容策应登陆行动。
“命令赵锡田旅(一零六旅),今晚组织一次加强营规模的反击,目标是对面日军第11师团的一个前沿据点!炮火要猛,动作要快,打疼了就撤!”宋希濂对周明远说。
“师座,部队刚休整……”周明远有些犹豫。
“没时间休整了!”宋希濂打断他,“这是死命令!告诉赵锡田,不要怕伤亡!这一仗,是为了救整个战场的命!把独立团刚补充过来的那几门步兵炮也加强给他!”
“是!”周明远不再多说。
夜幕降临后,蕴藻浜北岸某处日军阵地突然遭到猛烈炮击,随后,三十六师一支精锐分队发起了果断突击,日军猝不及防,阵地被短暂突破,伤亡不小。虽然中国军队在达到目的后迅速撤回,但这一击确实引起了日军的紧张,使其不敢轻易抽调兵力支援南线。
与此同时,张云鹤团派出的那个精锐加强营,在营长周振强(伤愈归队,因战功晋升)的率领下,借着夜色掩护,悄然抵达了闵行附近的一处偏僻村庄。全营官兵无线电静默,分散隐蔽在民房和竹林里,严阵以待。
周振强召集连排长开会,摊开地图:“弟兄们,师座把咱们这把尖刀放在这里,意思很明白。浦东一旦有变,咱们就是第一批冲上去堵枪眼的!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侦察排,立刻向金山卫方向派出便衣侦察哨!各连,检查武器弹药,做好急行军和强行军的准备!”
“营长放心!咱们独立团,等的就是这一天!”一连长摩拳擦掌。
这支精兵,如同暗夜中蓄势待发的猎豹,等待着那石破天惊的一刻。
与蕴藻浜的枪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杭州湾北岸漫长的海岸线,此时却异乎寻常的宁静。驻防此地的多是张发奎第八集团军下辖的地方部队,兵力薄弱,装备简陋,工事粗糙。士兵们蹲在简陋的战壕里,望着灰蒙蒙的大海,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只有一些老兵,从过分的宁静中嗅到了一丝不安的气息。
“排长,这两天海上的渔船好像都没了?”一个年轻的士兵嘀咕道。
老兵排长吐了口唾沫,眯着眼看着远处:“是啊,太静了……静得吓人。告诉弟兄们,晚上眼睛放亮点。”
场景六:宋希濂的深夜签到与最后准备
夜深人静,宋希濂独自在指挥部里,进行着系统签到和最后的准备。
【叮!宿主完成每日签到,获得奖励:20 Fk 38高射炮弹x1000发,军用急救手册(防炮击伤)x500本。】
他消耗大量积分,从商城中兑换了足量的弹药、药品和油料,并通过“合理化”渠道,命令后勤部门紧急前送。同时,他将“初级士气爆发”药剂秘密配发给了独立机动营和几个主力团,以备关键时刻使用。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观察口,望着南方漆黑一片的天空。他知道,决定淞沪会战命运的时刻,即将到来。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现在,唯有等待,以及……准备迎接那场注定惨烈无比的恶战。
十月二十五日,在极度的紧张、最后的努力和死寂的等待中度过。山雨欲来风满楼,整个淞沪战场,都笼罩在了一场巨大风暴降临前的低气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