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锋镝初试1(2 / 2)

“老总,我们是前面王家庄的,给老总们送点自家种的菜。”为首一人点头哈腰。

王大勇打量了几人,发现他们虽然穿着破旧,但手脚干净,不像常年干农活的人,眼神也躲躲闪闪。他想起连里刚传达的反特务指示,心中起疑。

“哦?王家庄的?我有个表哥也在王家庄,叫王老五,你认识不?”王大勇随口编了个名字。

那人一愣,支吾道:“认……认识,王老五嘛,村东头的……”

王大勇心中冷笑,王家庄根本没有王老五这个人!他猛地端起枪:“举起手来!搜查!”

那几人见事情败露,慌忙从车底抽出短枪企图反抗,但王大勇和哨兵们早有准备,一阵短促的射击,将这几名特务全部击毙。从小车上搜出了炸药和绘制的地图。

事后查明,这几人确是日军特高课收买的汉奸,企图混入真如镇破坏师部通信设施。王大勇因警惕性高而立功受奖。宋希濂借此事件,再次在全师强调了反间谍的重要性,并嘉奖了有功人员,进一步巩固了内部安全。

南京,军委会的研讨与新的考量

宋希濂部接连挫败日军进攻的消息传到南京,引起了更深入的讨论。

在一次小范围的高级将领会议上,陈诚拿着战报说:“委座,诸位,宋希濂在淞沪的表现,证明了我军只要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术得当,是完全可以与日军精锐一较高下的。其采用的弹性防御、小群多路战术,颇有成效。”

白崇禧点头附和:“三十六师的成功经验,值得在友军中推广。尤其是其重视班组基础、步炮协同和反坦克作战的思路。我看,是否可以军委会名义,总结其战法,下发各战区参考?”

何应钦则持谨慎态度:“宋部战绩可喜,但其装备多为德械,且得到侨汇等特殊支持,其他部队恐难复制。推广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蒋介石最终拍板:“宋希濂打得不错,要通令嘉奖!其战术战法,令军训部派人前去调研总结,择其可行者,酌量推广。当务之急,仍是保障淞沪前线之稳定。对于杭州湾方向,张发奎报来的重点防御方案,军需署要优先保障部分水泥钢材的调拨!”

最高统帅部开始从战略层面思考如何学习和推广成功的战术经验,这对整个抗战局势具有积极意义。

系统签到与战力深化

利用战斗间隙和积分积累,宋希濂进行了一次月度签到和一次中级抽奖。

【叮!宿主完成月度签到,获得奖励:德制Fk 30型20毫米高射炮x4门,炮弹x2000发。该批武器已合理化出现于师属防空连(解释为通过法国中间商购得的瑞士厄利孔产品)。】

【叮!中级抽奖完成!获得:“团属炮兵指挥系统”x1套(含改进型测距仪、炮队镜、简易弹道计算尺等),可提升团级炮兵火力反应速度和精度。特殊奖励:获得“土木工程强化”技能(小幅提升所属部队工事构筑速度与抗毁能力)。】

高射炮!这对于应对日军日益猖獗的低空扫射和轰炸至关重要!宋希濂立刻将其加强给师属防空连,部署在指挥部和重要炮兵阵地附近。炮兵指挥系统和土木工程技能,则能进一步提升部队的攻防能力。

雨夜奇袭,以攻代守

十月五日夜间,小雨淅沥。宋希濂决定不再被动防御,命令一零五旅抽调一个精锐加强连,由旅部侦察参谋李桐率领,对当面日军的一处前沿补给点发动了一次短促出击。

加强连利用夜色和雨声掩护,悄无声息地渗透至日军据点附近。李桐根据白天侦察的情报,指挥火箭筒小组首先敲掉了日军的岗楼和探照灯,随后机枪组压制日军营房,步兵迅速突入,炸毁了一座小型弹药库和数辆卡车,歼敌数十人后,在日军援兵到达前迅速撤回。

这次成功的夜间袭击,不仅缴获了一些日军文件(后送交情报部门分析),更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士气,让日军意识到,中国军队不仅善守,也能在夜间发动有效的进攻。

至十月五日,三十六师在为期数日的防御与反击作战中,成功顶住了日军的攻势,并予敌重大杀伤。部队的新装备、新战术经受了实战检验,官兵信心倍增。宋希濂深知,这只是更大风暴前的间歇,但他手中的这支利刃,已经磨得更加锋利,随时准备迎接更残酷的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