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蒋介石下定决心,“电令张治中、陈诚,即刻执行!告诉宋希濂、王敬久、孙元良他们,委座和全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务必再坚持一周!一周后,援军必到!”
东京,昭和天皇质询
就连深居皇宫的裕仁天皇,也因上海战事的拖延和惨重损失而召见了陆军大臣杉山元。
“杉山卿,上海之战,为何迁延日久?帝国将士伤亡情况究竟如何?”天皇的语气带着罕见的不满。
杉山元冷汗直流,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陛下息怒!支那军抵抗之顽强,确实超出预期。但请陛下放心,增援部队已陆续抵达,松井大将即将发动总攻,定能迅速解决战事。将士们为天皇陛下尽忠,虽死犹荣!”
天皇沉默片刻,缓缓道:“朕希望陆海军能精诚合作,尽快达成战略目标。同时……亦需注意国际舆论。” 天皇的担忧,隐约指向了战争长期化可能引发的国际干涉。
上海,苏联军事顾问秘密驻地
德拉特文正在与几名刚抵达的苏联志愿航空队指挥官开会。这些飞行员经验丰富,不少参加过西班牙内战。
“同志们,情况很明确。”德拉特文指着地图,“日本人的空中优势是压倒性的。你们的首要任务,不是争夺制空权,而是重点保卫中国军队的关键指挥所、炮兵阵地和交通枢纽。利用伊-16的优良性能,采取‘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积小胜为大胜,保护地面部队。”
一名叫科兹洛夫的大尉自信地说:“顾问同志,请放心!我们会让日本飞行员知道,天空不是他们独霸的!”
与此同时,一批苏制t-26坦克的零部件和操作手册,也通过秘密渠道运抵三十六师防区。随行的几名苏联装甲兵“顾问”(实为志愿人员),开始紧急培训中国士兵掌握这种新式武器的基础操作。系统的“合理化”力量,使得这批装备和人员的到来显得顺理成章(解释为中苏秘密军购协议的一部分)。
三十六师前沿,雨後反击准备
利用日军空中打击间隙和雨後暂时放晴的时机,宋希濂下令各部对前沿失去的小据点发动了一次连排规模的反击。
王大壮所在连的任务是夺回前几天丢失的一个外围砖窑。在师属迫击炮的短暂掩护下,他们匍匐通过泥泞的开阔地,突然发起冲锋。新补充到连里的几名“湘军老兵”(系统奖励的补充兵)表现出色,枪法精准,战术动作熟练,很快压制了窑内日军的火力。
“手榴弹!”王大壮吼道。几枚手榴弹从窗户扔进砖窑,爆炸声后,残余日军被肃清。夺回这个据点,改善了前沿观察视野,也算是一次小小的胜利,提振了士气。
【叮!小型反击作战成功,挫败日军蚕食企图。“坚韧的盾牌”任务完成度提升!奖励积分点已发放。】
【叮!宿主成功在逆境中维持战线,系统认可宿主坚韧精神,额外奖励:“士气鼓舞”效果(小幅提升直属部队下一场战斗的士气上限)。】
系统的认可让宋希濂感到一丝慰藉。他深知,真正的考验,是即将到来的日军新一轮总攻。他召来李文华和张振汉:
“李团长,张团长,部队休整补充情况如何?”
“报告师座,补充兵和弹药已到位,士气可用!”
“好!最残酷的战斗就要来了。你们的两支拳头,要随时准备砸出去!目标,不光是击退,更要争取打歼灭战!”
“是!保证完成任务!”
夜幕降临,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宁静。但双方都在抓紧时间调兵遣将,补充弹药,抢修工事。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味和大战将至的压抑感。宋希濂知道,松井石根不会给他太多时间。转机或许就在援军,但眼前的黑暗,必须用血肉之躯先扛过去。
他望向西南方向,那里是援军来的方向,也是南京所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