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壮立刻迎上去,对三个补充兵说:“我叫王大壮,是这个班的班长。你们别紧张,到了这里,跟着我学,保证你们能活下去,还能打鬼子!”三个补充兵连忙点头,其中一个叫陈晓的年轻人,还敬了个礼:“班长,我在后方练过射击,两百米内肯定能击中目标!”
王大壮笑了笑,指着散兵坑说:“那好,你先跟我学怎么躲炮弹。鬼子的炮弹过来前,会有‘咻咻’的声音,听到声音就赶紧跳进散兵坑,趴在地上,别抬头。还有,挖散兵坑的时候,要挖得深一点,至少到腰这里,这样炮弹碎片就打不到你了。”陈晓认真地听着,还拿出一个小本子记了下来。
就在这时,前沿的警戒哨发来信号——有一小股日军正在向阵地靠近,大概有一个班的兵力。“鬼子来了!”王大壮立刻喊道,士兵们纷纷进入战斗位置。李栓柱抱着捷克式轻机枪,趴在交通壕的隐蔽火力点里,瞄准前方;赵小刚则把掷弹筒架在散兵坑边,做好了射击准备;补充兵陈晓则跟着王大壮,趴在散兵坑里,手里紧紧握着步枪。
日军慢慢靠近,大概在一百五十米处停了下来,开始向阵地开枪。子弹“嗖嗖”地飞过,打在沙袋上,溅起一片片泥土。“别开枪,等鬼子再靠近点!”王大壮压低声音说。日军见阵地没有反应,又向前推进了五十米,开始准备冲锋。
“打!”王大壮大喊一声,率先扣动扳机,子弹朝着日军飞去。李栓柱的轻机枪也响了起来,“哒哒哒”的声音在阵地上回荡,日军一下子倒下了两个。赵小刚则瞄准日军的一个火力点,发射了一枚榴弹——“轰”的一声,榴弹在日军中间爆炸,又倒下了三个日军。
陈晓也跟着开枪,他的枪法确实不错,一枪击中了一个日军的肩膀,日军惨叫着倒在地上。剩下的日军见势不妙,想要后撤,但王大壮怎么会给他们机会:“追!别让他们跑了!”士兵们跟着王大壮冲了出去,用步枪和手榴弹攻击日军,又击毙了两个日军,剩下的三个日军狼狈地逃跑了。
这场小规模的反击,只用了十分钟就结束了,共击毙日军七人,缴获了一挺歪把子轻机枪和五支三八大盖。“太好了!咱们赢了!”陈晓兴奋地喊道,脸上满是激动——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战斗,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
“这只是小意思,下次鬼子来大部队,咱们照样收拾他们!”王大壮拍了拍陈晓的肩膀,说道。士兵们则忙着打扫战场,把缴获的武器搬回阵地,有的还在讨论刚才的战斗:“刚才小刚的掷弹筒打得真准!”“陈晓的枪法也不错,以后肯定是个好兵!”
这时,师里的通讯兵骑着摩托车赶来,给阵地送来了一份电报。王大壮接过电报,念给战友们听:“师座命令,明日日军可能会对宝山阵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务必守住阵地!全国人民都在支持我们,胜利属于我们!”
“守住阵地!打退鬼子!”士兵们齐声喊道,声音在阵地上回荡,盖过了远处隐约的炮声。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坚定——有了先进的装备、充足的物资、后方的支持,还有战友们的配合,他们有信心守住宝山,打退日军的进攻。
宋希濂站在指挥部窗口,望着窗外的夜色。远处的宝山方向,偶尔会传来几声枪响,那是士兵们在进行警戒。他知道,短暂的喘息是宝贵的,但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不过,看到部队的战斗力不断提升,看到士兵们的士气越来越高,他心里也越来越有底。
他转身,对周明远说:“给姚子青、李文华他们发报,告诉弟兄们,全国人民都在看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咱们有先进的装备,有苏联顾问的帮助,还有不怕死的弟兄,一定能守住阵地,挫败日军的进攻!咬牙挺住!胜利,最终会属于我们!”
周明远点点头,立刻去发报。指挥部里的灯光依旧亮着,参谋们还在忙着整理情报、制定计划,每个人都在为明天的战斗做准备。
雨,还在下。血战,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更折磨人的方式。但第三十六师的将士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要用手中的武器,用坚定的意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守护住这片土地,守护住身后的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