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复盘补短板(2 / 2)

门外的侦察兵听到枪声,立刻冲了进来,将穿西装的男人按在地上。男人还想挣扎,被侦察兵用枪托砸在头上,晕了过去。

“把他们两个绑起来,带回师部审讯。”宋希濂对班长说,又拿起桌上的地图,仔细看了看,“这张图上还有日军的联络点,通知宪兵队,立刻去搜查,把相关的人都抓起来。”

“是!”班长应了声,带着人押着张富贵和穿西装的男人走了。

宋希濂站在裁缝铺里,看着墙上的弹孔,心里一阵后怕——要是刚才周明远反应慢一点,他可能就出事了。这也让他更加清楚,日军的间谍已经渗透到了南京的各个角落,以后必须更加小心。

“师座,您没事吧?”周明远扶着宋希濂,满脸担忧。

“没事。”宋希濂摇了摇头,“走,回师部,好好审审这两个人,看看他们还知道些什么。”

回到师部时,邱维达已经在指挥部等着了。他看到宋希濂安全回来,松了口气:“荫国,你可算回来了,刚才听到枪声,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没事,就是抓了两个间谍。”宋希濂把地图递给邱维达,“你看看,这是他们画的咱们营地的布局图,还有日军的联络点,我已经让宪兵队去搜查了。”

邱维达接过地图,脸色凝重:“小鬼子的动作真快,居然把间谍安插到了咱们眼皮子底下。还好你发现得早,不然咱们的扩编计划就全暴露了。”

“是啊。”宋希濂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以后各部队的警戒等级都要提高,尤其是重炮营和新兵训练场地,不能再让无关人等靠近。另外,让参谋处重新制定营地的布防计划,把重要的部门都隐蔽起来。”

“我这就去安排。”邱维达转身要走,又被宋希濂叫住。

“对了,87师的王师长刚才有没有来电话?”宋希濂问道——昨天他跟王敬久约好,今天要商量联合训练的事。

“来了,他说下午三点过来,跟你谈联合训练的细节,还有装备调配的问题。”邱维达回答。

“好,知道了。”宋希濂点点头,“你先去处理布防的事,下午王师长来了,我跟他谈。”

邱维达走后,宋希濂拿起桌上的扩编进度表,仔细看了起来。36师的扩编已经完成了八成,新兵训练也在稳步推进,重机枪营也顺利接收了,接下来就是解决粮食和剩余装备的问题。

“师座,审讯有结果了。”一个参谋快步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审讯记录,“那个穿西装的男人是日军驻南京领事馆的武官助理,叫高桥一郎,负责收集南京地区的军事情报。张富贵是他发展的线人,这次来36师,就是为了刺探扩编情况和重炮营的部署。他们还交代,日军在南京还有三个联络点,已经被宪兵队端了,抓了十几个间谍。”

“好!”宋希濂拍了拍手,“把审讯记录交给军政部,让他们跟日军领事馆交涉,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另外,张富贵和高桥一郎要严加看管,别让他们自杀或者被人救走。”

“是!”参谋应了声,转身走了。

【叮!宿主成功抓获日军间谍,粉碎刺探计划,奖励积分,“日军南京间谍网络全图”一份,德制毛瑟手枪20支。】

淡蓝色的光幕在宋希濂眼前闪过,他收起怀表,心里松了口气。这次不仅抓住了间谍,还端了日军的联络点,算是打了个漂亮的胜仗。

下午三点,王敬久准时来到师部。他刚走进指挥部,就笑着说:“荫国,听说你上午抓了两个日军间谍?还是个武官助理,厉害啊!”

“都是兄弟们给力。”宋希濂请王敬久坐下,递给他一杯茶,“今天找你过来,是想跟你商量联合训练的事。咱们36师和87师离得近,以后要是打仗,肯定要互相配合,提前练练协同作战,到时候也能少些伤亡。”

王敬久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看不如就定在下周,咱们各出一个团,在汤山的演习场搞一次联合攻防演练,看看咱们的配合怎么样。”

“好!”宋希濂立刻答应,“我让参谋处尽快制定演练计划,到时候咱们再请桂永清和孙元良过来看看,让他们也学学,以后四支部队一起训练,战斗力肯定能提升不少。”

“没问题!”王敬久喝了口茶,又说,“对了,我这次来,还有个事想跟你商量。咱们87师的迫击炮不够,你能不能从你那批华侨捐赠的装备里,匀几门给我们?等咱们从苏联买的装备到了,我再还你。”

宋希濂想了想,点头道:“行,我让后勤给你们调12门迫击炮过去。不过你也得帮我个忙——你们87师跟上海的粮商熟,帮我找几家靠谱的,我要采购一批粮食,之前那个张富贵是间谍,粮食的事还得重新落实。”

“没问题!”王敬久拍着胸脯,“上海的粮商我熟,我给你推荐几家,都是老字号,信誉好,价格也公道。明天我就让人把联系方式给你送来。”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联合训练和装备调配的细节,王敬久才起身告辞。

送走王敬久,宋希濂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踏实了不少。间谍的问题解决了,粮食和装备的事也有了着落,联合训练也定下来了,扩编计划正在一步步推进。

他知道,离7月7日越来越近了,时间紧迫,但只要他们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做好准备,就一定能在战争爆发时,给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改写历史的命运。

“明远,”宋希濂对门口的副官说,“让参谋处把联合训练的计划尽快做出来,明天给我看。另外,通知各部队,今晚加练一小时,让兄弟们都绷紧弦,别松懈!”

“是!师座!”周明远应了声,转身去传达命令。

宋希濂拿起桌上的重机枪营训练手册,翻了起来。月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脸上,眼神里满是坚定——他要让36师成为最锋利的剑,刺穿日军的胸膛,守护好这片土地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