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学习梳头(1 / 2)

上午化妆课结束后,大家都去后楼的职工食堂吃午饭,午饭过后,凡是有宿舍的姐妹们都回宿舍休息去了。本来曹经理给我也安排有宿舍,由于我不是真女孩子,不敢与这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子住在一起,谢绝了曹经理给我安排的宿舍。

我吃完午饭之后,感觉有点困倦,于是便慢悠悠地踱步回到前厅。前厅里摆放着一些宽大舒适的沙发,我一眼就相中了其中一个,走过去一屁股坐了下来,身体瞬间被柔软的沙发包裹住,仿佛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被驱散了。

就在我准备闭目养神的时候,我发现还有几个女孩子也和我一样,没有宿舍可以休息,只能在前厅的沙发上凑合一下。她们有的靠在沙发背上,有的直接躺在沙发上,每个人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我微笑着和她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大家就开始闲聊起来。我们聊起了上午的课程,互相交流着学习心得和体会。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午的上课铃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我们不得不从沙发上爬起来,继续投入到学习中去。

下午两点,上课的钟声准时响起,宣告着下午培训课程的开始。今天下午的课程是化妆课的第二部分——梳头。

对于大多数女孩子来说,梳头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毕竟,从小到大,我们每天都在自己或他人的帮助下梳理头发。然而,当得知这个课程的内容时,许多人还是感到有些疑惑:梳头这样简单的事情,还需要专门培训吗?

答案是肯定的。尽管梳头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日常的基本技能,但在酒店工作的环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要求。酒店要求所有女员工,无论留着怎样的发型,都必须将头发梳成发髻。

这一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如今的女孩子,往往更倾向于时尚、多样化的发型,如直发、卷发、马尾等,而对于传统的发髻却知之甚少。因此,要让大家都能熟练掌握梳发髻的技巧,确实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

我们这群女孩子,大多数都来自农村,那里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农村,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通常不会梳发髻,因为发髻是已婚妇女的标志。

在结婚之前,女孩子们的发型相对简单。最常见的是梳辫子,这种发型既方便又实用。有些女孩子会选择梳成马尾辫,将头发整齐地扎在脑后,既利落又清爽。还有一些女孩子则喜欢留齐耳的短发,这种发型更为简洁,早上起床后只需稍微梳理一下,就能迅速出门干活。

与城市里多样化的发型相比,农村女孩子的发型显得朴素而实用。这不仅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实际需求,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女性形象的影响。

我们八个领位员都是留着长头发,除去我的头发挽着之外,她们几个有的梳着辫子,有的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梳着披肩发,大多数都是梳着马尾辫儿。

在农村里,长头发的女孩子也确实不少,但是一般都梳着辫子,辫子长的人在干活儿的时候一般都是把辫子盘在头上,什么样式的都有,显得很不规范。

然而,这家酒店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要求我们所有人都绝对不能梳披肩发,也不允许梳辫子。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担心长头发会不慎掉进饭菜里,这不仅会影响食物的卫生状况,还可能给顾客带来不愉快的用餐体验;其次,长头发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人或其他物品,从而对工作造成妨碍。基于以上考虑,饭店规定我们必须统一梳发髻这种发型。

尤其是我们这些担任领位员工作的人,当我们穿上那剪裁合身、质地优良的旗袍,脚蹬一双精致的高跟鞋,再画上淡雅的妆容之后,最适合搭配的发型无疑就是梳发髻了。这种发髻能够完美地展现出我们的颈部线条,使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挺拔俏丽,同时又不失雍容华贵的气质,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对于要求梳发髻这一点,我倒是非常赞成的。因为我的头发实在是太长了,原来每天梳辫子简直就是一件繁重的工作,既费时又费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这条几近垂地的大辫子太招眼了,给我带来了许多的麻烦,甚至于是危险,所以自从上这里来的第一天起,我就梳的是发髻。梳发髻的好处很多,可以保持头发不乱,睡觉的时候也不会破坏了发型,这样我就用不着每天都梳头了,早晨起来把头发整理一下就可以了。

梳发髻看似简单,似乎是任何一个女人都会梳,其实不然,会梳与不会梳可不一样,有的人梳得好看,有人梳得就不好看。除去我们这几个领位员,在服务员里面也有好几个人的头发比较长,和我们一样,他们几个人也都是要梳发髻的。至于那些齐耳短头发,不需要梳发髻的人,也不能闲着,就去练习铺台布,摆桌子了,而我们这些长头发的女孩子则练习自己梳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