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个学期,我迎来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加入少先队。这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时刻,当我亲手戴上那鲜艳的红领巾时,一股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而更让我惊喜的是,由于我擅长唱戏,并且演唱水平颇佳,老师对我这一特长格外看重。因此,老师决定让我兼任中队的文艺委员。这个职位不仅给予了我展示才艺的舞台,更为我提供了一个为同学们带来欢乐的机会,这实在是令我喜出望外!
为了能够更好地履行文艺委员这一职责,我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我不仅努力学习各种戏曲知识,还不断磨练自己的表演技巧。
每当学校组织文艺活动时,我总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表演小品,我都能信手拈来,并且总能用我的歌声和表演给大家带来无尽的欢乐。同学们的掌声和欢呼声,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然而,最让我感到自豪和得意的,还是胳膊上那鲜艳的“两道杠”。这可是我作为文艺委员的标志,也是我努力的见证。每次看到它,我都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仿佛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嘿!那种感觉,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就好像我是一个舞台上的明星,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而我,也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演出。
虽然上了学,可是我并没有耽误了学习唱戏,练唱腔、练做派、练武功,我一天也不敢懈怠,师傅说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已经牢牢的印到了我的脑子里了。
每天早上我都起得很早,到村外的小河边去等着师傅来教我,先是喊嗓子。然后跟着师傅学身段、做派。
放学以后,我在学校里写完了作业才回家。农村的闺女没有不干家务活儿的,除了学习,还要收拾屋子、刷碗、喂鸡、拾柴等,长大一点了还要学着做饭、做针线活儿。再大一点了,还要跟着大人去下地干农活儿。我却什么活儿也不干,家里人说你学好了戏,就是对老人最大的孝顺了。
我每天都是放下书包就往师傅的家里跑,去学习唱腔。师傅会拉胡琴,每一天晚上都教我唱上一段儿,由于每天早上我都坚持着到河边去喊嗓子,所以嗓子特别亮。师傅要我一直练习用小嗓,就连平时说话我都很少用本来的嗓音,一有时间师傅就要我练习念白,练了京白又练韵白,使我逐渐的习惯了用女声发音,一张口就是甜美的女声,只有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才用男声说话。在学校里,因为我是男生的身份,所以才用自己本来的嗓音,久而久之,我已经真假嗓音变换自如了。到了放寒暑假的时候,我更是整天的长在了师傅的家里,“唱念作打舞”,我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总盼望着有一天能够上台去演一次“角儿”。。
每到春节的时候村里演戏就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了,我刚学了一年多的戏,师傅就叫我登台了,当然是“跑龙套”,扮个丫鬟、宫女什么的。
按照师傅的说法,就是叫我见见世面,防止以后上台唱戏的时候晕场。
由于我们村的戏班子在十里八村都非常有名气,所以通常情况下,在本村里唱戏最多只能持续到初三。从初四开始,戏班子就会被其他村庄邀请去表演,到外村去唱戏了。
每天在正式唱戏之前,我都会早早地开始准备。师傅会精心地为我化好妆,戴上华丽的头面,再穿上精美的戏装和漂亮的彩鞋。一切装扮妥当后,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在后台兴奋地扭来扭去,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我一会儿对着镜子左照照、右照照,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妆容;一会儿又挥舞起长长的水袖,感受着那轻盈飘逸的感觉;一会儿还会在后台跑个圆场,体验一下在舞台上的感觉;一会儿又练练台步,琢磨着怎样才能走得更稳、更优雅。
其实,我在戏班子里只是一个小小的龙套演员。虽然我已经学会了很多“角儿”的戏份,但师傅分配给我的工作却始终是跑龙套。不过,我每天这么早扮上并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单纯地觉得自己这样打扮起来特别好看、特别美丽,心里就会充满喜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