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梅抱着被褥离开后,新房里只剩下林逍和沈歌两人。窗外的月光透过糊着窗纸的木窗,在红褥子上投下细碎的光影,院角的踏雪偶尔打个响鼻,远处传来几声夜虫的低鸣,倒让这新房更显静谧。林逍给沈歌倒了杯温水,递到她手里:“今天忙了一天,渴了吧?慢点喝。”
沈歌接过搪瓷杯,指尖碰到杯壁的温热,心里也跟着暖烘烘的。她小口喝着水,抬眼看向林逍,月光下他的侧脸轮廓分明,藏青中山装还没换下,领口的小红花却已有些蔫了。“逍哥,今天的婚礼,我这辈子都忘不了。”沈歌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尤其是你骑着踏雪来接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林逍坐在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些凉,他便用自己的掌心捂着:“傻丫头,这只是开始。以后我会让你每天都这么幸福。”他顿了顿,目光落在炕上铺着的虎皮上,“去年老孟叔送的这张虎皮,铺在炕上刚好,专门留着咱们结婚用,够暖和吧?”沈歌摸了摸身下厚实的虎皮,绒毛柔软顺滑,心里暖烘烘的:“暖和,这虎皮真好看,老孟叔太有心了。养殖场的事,我也能帮忙,我跟着你学喂狍子,学记账,肯定不会拖你后腿。”林逍低头看她,月光照在她脸上,睫毛投下淡淡的阴影:“我知道你能干,但也不用太累,家里的事有我和妈呢。”
沈歌靠在他肩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我不要大瓦房,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就好。养殖场的事,我也能帮忙,我跟着你学喂狍子,学记账,肯定不会拖你后腿。”林逍低头看她,月光照在她脸上,睫毛投下淡淡的阴影:“我知道你能干,但也不用太累,家里的事有我和妈呢。”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第一次在农场相遇,到一起去镇上赶集,再到决定结婚的点点滴滴。林逍说起第一次给她买冰糖葫芦的事,沈歌忍不住笑出声:“那时候你脸都红了,还说顺道买的,谁信啊。”林逍也笑,挠了挠头:“那不是紧张嘛,怕你不收。”
夜渐渐深了,林逍起身给炕边的煤炉添了块煤,火光映得房间暖融融的。他走到床边,帮沈歌铺好被褥:“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去看养殖场的规划。”沈歌点点头,却没有动,只是看着他。林逍读懂了她眼里的羞涩,走过去轻轻揽住她的肩,在她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
红烛渐渐燃尽,月光悄悄隐入云层。新房里的暖意越来越浓,身下老孟叔送的虎皮透着扎实的温热,两人依偎在炕边,呼吸渐渐交缠。没有太多热烈的言语,只有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彼此间心照不宣的温情,就像农场里静静流淌的溪水,平淡却绵长,在这新婚之夜,勾勒出最动人的模样。
天刚蒙蒙亮,沈歌就醒了。身边的林逍还在熟睡,眉头微微蹙着,许是还在想着养殖场的事。她轻轻起身,叠好被褥,看着炕上铺着的虎皮,想起昨天婚礼的热闹,嘴角忍不住上扬。刚走到桌边拿起梳子,就听见门外传来林母的声音:“沈歌,醒了吗?妈给你们熬了小米粥。”
“妈,我醒了。”沈歌连忙应声,快步走到门口开门。林母端着个托盘站在门外,上面放着两碗小米粥,还有一碟咸菜和两个煮鸡蛋。“快趁热吃,昨天忙了一天,吃完了好好歇着。”林母笑着走进来,把托盘放在桌上,目光扫过炕边的虎皮,“老孟叔这虎皮送得真及时,铺着结婚正合适,也暖和。”
“妈,我不累。”沈歌给林母搬了把椅子,“逍哥说今天要跟老周叔他们去看养殖场规划,我在家给你们做饭,顺便收拾收拾屋子,让他安心去商量。”正说着,林逍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妈来了?”林母笑着点头:“快起来洗漱吃饭,你爸在堂屋等着呢,说等下跟你一起去场地看看。”
两人匆匆洗漱完毕,来到堂屋。林父正坐在桌边抽旱烟,看到他们进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粥还热着。”林逍拉着沈歌坐下,林父抿了口旱烟说:“沈歌,昨天累坏了,今天就在家歇着,养殖场的事我们去忙活就行。”沈歌笑着摇头:“爸,我没事,在家能干点活,不碍事。”
林父点点头,看向林逍:“今天跟老周他们商量,重点把保暖和通风弄好,咱们没那些花哨设备,把基础弄扎实最要紧。”林逍应道:“知道了爸,我记着了。”沈歌给林逍夹了个鸡蛋:“逍哥,路上慢着点,有啥情况中午回来再说。”
早饭吃得很温馨,林母不停给沈歌夹菜,叮嘱她多吃点。刚放下碗筷,就听见院门口传来老周的声音:“林逍,在家吗?去养殖场咯!”林逍连忙应声:“来了!”跟沈歌和爸妈说了声,就往外走。沈歌送到门口,又叮嘱了一句:“注意安全!”
院门口,老周、张教授和李技术员已经等着了,李技术员手里还拿着一卷图纸。“新婚快乐啊!”老周笑着拍了拍林逍的肩膀,“昨天的喜酒喝得痛快,你小子有福气。”林逍脸一红,挠了挠头。张教授连忙打圆场:“好了老周,咱们赶紧去场地,趁着早上凉快好商量。”
几人朝着农场东边的新场地走去,刚走没多远,老周就摆了摆手:“你们先去,我去狍子棚看看老伙计,顺便跟你二姐交代两句喂食的事。”林逍笑着点头:“行,老周,我们在场地等你。”
老周独自朝着狍子棚走去,刚到门口,就看见林二姐正给狍子添草料。“二姐,忙着呢!”老周笑着打招呼。林二姐直起腰:“老周来了,快进来瞧,狍子最近长得可壮实了,大小加起来有六十多只呢。”
走进狍子棚,六十多只大小不一的狍子正在围栏里悠闲地吃着草料,成年狍子膘肥体壮,幼狍子活泼好动,皮毛都油亮顺滑。老周走到围栏边,拿起一把草料递过去,一只成年狍子凑过来,小心翼翼地吃着。“这狍子长得不错啊,比上次我来的时候壮实多了,幼狍子也养得挺好。”老周摸着下巴笑,眼里满是欢喜。
林二姐递过来一个账本:“老周,这是最近的喂食记录和体重登记,您看看。”老周接过账本翻了翻,看到每只狍子的体重都在稳步增长,幼狍子存活率也高,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二姐你照看得到位。等这批成年狍子出栏,肯定能赚一笔!”他又跟林二姐聊了几句喂食和防疫的事,尤其叮嘱了幼狍子的保暖问题,才慢悠悠地朝着新场地走去。
另一边,林逍带着张教授和李技术员已经到了新场地。新场地就在狍子棚旁边,约莫有两亩地大,周围已经用木桩围起了一圈围挡。张教授走到围挡边,用手敲了敲木桩:“这木桩打得挺结实,能防住野兽了。”林逍笑着说:“这都是虎子和村里几个年轻伙计帮忙打的,埋在地下有一米深呢。”
走到场地边缘,张教授突然停下脚步,眼睛盯着围栏外的一排植物看。那是林逍特意种的花椒树和黄刺玫,长得枝繁叶茂,密密麻麻地连成一片。“林逍,这是你种的?”张教授蹲下身,仔细看着植物的根系,眼里满是惊喜。
“是啊,张教授。”林逍点点头,“我想着光有木桩围挡不够安全,就种了这些花椒树和黄刺玫。花椒树有刺,黄刺玫的刺更密,野兽根本钻不进来。而且花椒成熟了还能卖钱,黄刺玫开花的时候还好看,一举两得。”
张教授站起身,拍着林逍的肩膀赞叹:“好小子,真有想法!这植物围墙比砖墙还实用,既环保又省钱,还能产生额外的收益。我之前在其他养殖场考察,他们都是用砖墙或者铁丝网,成本高还不美观,你这办法好啊!”李技术员也凑过来说:“林逍哥,你这想法太妙了,我得在图纸上记下来,以后可以推广。”
沈歌站在旁边,看着林逍被夸赞,脸上满是自豪。她走到植物围墙边,摘下一片花椒叶闻了闻:“这花椒叶还挺香,等成熟了,咱们可以晒干了送给亲戚朋友。”林逍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让你给大家包花椒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