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吧,”虎子笑着说,“能弄着一头熊瞎子,可比梅花鹿值钱多了。熊肉、熊胆都是好东西,办酒席的时候端上一盘熊肉,保证人人都羡慕。”林逍也笑了,确实,熊瞎子虽然凶险,但收获也很大。两人休息了约莫半个时辰,才缓过劲来,准备下去收拾熊瞎子的尸体。
就在林逍站起身,准备下去的时候,突然瞥见旁边的一棵柞树上有一坨东西。那东西呈乳白色,形状像颗缩着脑袋的猴子头,表面布满细密的针状绒毛,在晨雾里泛着温润的光。“虎子,你看那是什么?”林逍指着树上的东西,语气里带着疑惑。
虎子顺着他指的方向眯着眼看了半天,挠了挠头:“瞅着像蘑菇,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浑身长着毛,怪唬人的。”林逍盯着那东西看了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知道了!是猴头菇!之前从县城药材铺买的那本《中药材科普图录》上见过,说这既是山珍也是药材,长得就像猴子脑袋。”虎子听得一脸茫然:“猴头菇?没听过啊,能吃吗?”林逍笃定地点头:“不仅能吃,还特别金贵,比猪肉都稀罕,书里说连药材铺都收呢。”
“真有这么金贵?”虎子将信将疑,但见林逍说得肯定,也跟着兴奋起来,“那赶紧摘啊!”林逍往周围扫了一圈,更是惊喜不已——旁边三棵柞树上,竟然还藏着六颗,有的躲在枝桠间,有的贴着树干,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加起来正好七颗。“虎子,你先去收拾熊瞎子,我上树摘。对了,用我背包里的短刀剥皮,铁尖枪太钝,根本剥不动厚皮。”林逍说着,从帆布包里翻出一把磨得锃亮的短刀扔给虎子,自己则找了根带杈的树枝当脚蹬,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柞树。
猴头菇长在树干向阳的一面,离地面约莫三米高,正好伸手可及。林逍屏住呼吸,手指轻轻捏住菇柄,慢慢旋转着掰下来——猴头菇质地娇嫩,绒毛一碰就掉,他特意从背包里翻出干净的粗布,把每颗都单独裹好,放进背上的竹编背篓里。这背篓是出发前母亲特意给他装的,用来装零散猎物,透气又不容易压坏东西,装猴头菇正好合适。
他小心翼翼地把猴头菇摘下来,放在随身携带的布包里。猴头菇的质地很软,表面的绒毛很细密,摸起来很舒服。林逍一边摘,一边观察着猴头菇的生长环境。这些猴头菇都长在柞树的树干上,而且都是朝南的一面,阳光充足,而且树干上有一些细小的裂缝,猴头菇就长在裂缝里,周围的树皮很湿润,显然是水分充足。
后来林逍才知道,猴头菇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它一般生长在温带的阔叶林里,尤其是柞树、桦树等阔叶树上,而且必须是树龄在二十年以上的成年树木。猴头菇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又不能太潮湿,阳光必须充足,但又不能直接暴晒。而且猴头菇的生长周期很短,只有一个月左右,过了这个时间,就会自动腐烂,因此很难被发现。
猴头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氨基酸的种类多达十八种,包括八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益。而且猴头菇还具有养胃、健脾、安神的功效,对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一种难得的滋补佳品。
林逍把七颗猴头菇都摘完,小心地把背篓盖好,才爬下树。此时虎子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熊皮用短刀划开一道整齐的口子,顺着纹理慢慢剥下来,铺在草地上晾着;熊肉被切成二十多斤一块的大块,分装在四个编制口袋里;熊胆则用新鲜的树叶包好,放进了贴身的布兜。“这短刀真好用,比铁尖枪强多了。”虎子擦着额头上的汗,举着短刀说道,“熊肉足足四百二十斤,野猪肉昨天称了有六百多斤,加起来一千多斤,踏雪最多驮两百斤,剩下的得靠人抬。”
“都收拾好了?”林逍走过去问道。虎子点点头,擦了擦脸上的汗:“都收拾好了,熊肉足足有四百多斤,加上之前的野猪肉,一共有一千多斤,踏雪根本驮不动。”林逍也皱起了眉头,这么多的肉,确实不好运输。夏季的山路很滑,而且泥泞不堪,爬犁根本拉不动,只能靠人抬或者马驮,但踏雪最多只能驮两百多斤,剩下的八百多斤根本没办法运回去。
“有办法。”林逍对着青芽吹了声长哨,青芽立刻奔过来,尾巴摇得欢快。“青芽,回家叫我爹和大伯,再喊上二柱哥和栓子叔,就说我们打了熊瞎子,让他们带着扁担和粗绳来帮忙。”林逍拍了拍青芽的头,又指了指下山的方向。青芽“汪汪”叫了两声,转头就往山下窜,四条腿跑得飞快,转眼间就消失在树林里。
“这样快多了,他们四个都是力气大的。”虎子点点头,帮着林逍把熊肉和武器分驮在踏雪背上,“咱们先去取野猪肉,然后在山涧边等。”两人牵着踏雪,带着四条猎狗往山涧走,林逍时不时扶一下背上的竹篓,生怕颠坏了里面的猴头菇。一路上,阳光渐渐升高,晨雾散去,山林里变得燥热起来,两人走得满身是汗,直到走到山涧边,才借着溪水的凉意缓过劲来。
两人把野猪肉从溪水里捞出来,用干净的树叶盖好,又在旁边生了堆小火驱赶蚊虫。猎狗们趴在溪水边喝水,踏雪则啃着旁边的青草,两人坐在石头上吃着玉米饼,耐心等待。约莫过了两个时辰,远处终于传来了人声和猎狗的叫声——青芽带着人来了。林逍站起身望去,只见父亲、大伯、二柱和栓子都扛着扁担,手里拎着粗绳,快步往这边走来。
没走多久,两人就到了山涧。溪涧里的水依旧很清澈,水温也很低。林逍和虎子走过去,搬开压在编制口袋上的石头,把装着野猪肉的口袋提了上来。野猪肉被溪水浸泡了一夜,依旧很新鲜,没有丝毫的异味。两人把野猪肉从口袋里倒出来,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才重新装回口袋里。
“咱们在这里等吧。”林逍说道,找了一块干净的石头坐了下来。虎子也点点头,坐在了他旁边。两人拿出玉米饼,一边吃,一边聊着天。“等回去了,把猴头菇炖鸡汤,再炒一盘熊肉,肯定特别香。”虎子舔了舔嘴唇,一脸的向往。林逍也笑了:“何止啊,猴头菇还能凉拌、红烧,怎么做都好吃。熊肉也能做很多道菜,保证酒席上人人都满意。”
“逍儿!虎子!”父亲一看到地上的熊皮和肉,眼睛就亮了,快步走过来拍了拍林逍的肩膀,“好小子,真能干!这熊瞎子最少四百斤吧?”大伯和二柱他们也围了上来,看着地上的猎物啧啧称奇。虎子得意地说道:“叔,这熊瞎子足有四百二十斤,还有六百多斤野猪肉,够办十桌酒席了!”
林逍笑着没说话,悄悄把背上的竹篓解下来,往父亲和大伯面前凑了凑,掀开盖在上面的粗布:“爹,大伯,你们看这个。”竹篓里,七颗猴头菇裹在布里,露出的部分白生生的,带着细密的绒毛。父亲和大伯凑近一看,顿时愣住了,大伯伸手轻轻碰了一下,惊喜地喊道:“这是……猴头菇?我的娘,竟然是猴头菇!我年轻时候跟着老猎人进山,见过一次,还是晒干的,鲜的可从来没见过!”
“可不是嘛!”父亲也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这东西金贵着呢,以前只有城里的大饭店才买得到,鲜的更是有价无市。逍儿,你咋认识的?”“家里那本《中药材科普图录》上画着图谱,我比对了半天,连绒毛和菇形都对得上,肯定是猴头菇。”林逍说着,又把竹篓盖好,“别让外人看见了,咱们赶紧收拾好下山。”众人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把野猪肉和熊肉分成五份,每份两百多斤,用扁担挑着;熊皮卷起来让踏雪驮着;林逍则专门背着装猴头菇的背篓,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此时太阳已经偏西,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山路上,拉出长长的影子。一行人挑着担子往山下走,虽然肩上的担子沉得压弯了腰,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虎子和二柱年轻力壮,挑着最重的两份肉走在前面;父亲和大伯挑着中等分量的跟在中间;林逍背着背篓,带着猎狗走在最后,时不时提醒大家小心脚下的碎石。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远处的红星农场终于出现在视野里,袅袅炊烟在屋顶升起,隐约能听到村里的狗叫声。林逍心里越发踏实——算算时间,下山已经是下午四点多,距离订婚还有4天,这些野味足够办一场风光的酒席了。他摸了摸背上的背篓,里面的猴头菇安然无恙,这可是酒席上的压轴菜,一定要让沈歌和客人们都尝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