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养殖基地的围墙和围栏彻底完工那天,农场里不少没入股的村民都特意跑来看热闹。两米高的围栏立得笔直,底部四十公分的石墙敦实牢固,每隔十五米的石砌柱子像哨兵似的挺立着,中间的木栅栏和尼龙绳网搭配得恰到好处,阳光透过绳网的缝隙洒在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林逍这手艺真不赖,这围栏看着就结实,别说野兔了,就算是狼来了也未必能撞开。”围观的王大爷摸着石墙,忍不住赞叹道。
林逍正和虎子检查着围栏的接口处,闻言笑着说道:“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光靠我一个人可弄不成。”他蹲下身,拽了拽尼龙绳网,确认固定得足够牢固后,才站起身,“围栏是弄好了,但兔舍还得抓紧搭。咱们养的是野兔,得尽量让它们住得跟野外差不多,这样才能保持野性,肉质也能更好。”
虎子挠了挠头:“逍哥,你说的是搭那种简易棚子吧?我看山里的猎户搭过,用木头当架子,盖上茅草就行。”林逍点点头:“差不多这个意思,但得更规整些。咱们把养殖区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搭几排棚子,棚子底下铺些干草和松针,再弄些土堆和石头,让兔子有地方藏身,这样才符合它们的生活习性。”
当天下午,林逍就召集了入股的乡亲们开会,商量搭棚子的事。“棚子不用太复杂,关键是要通风、干燥,还得能遮风挡雨。”林逍在地上画着简易的草图,“每个棚子长五米、宽三米,用碗口粗的木头做立柱和横梁,上面先铺一层油毡纸防潮,再盖一层茅草保暖。棚子之间留一米宽的过道,方便咱们日常照看和打扫。”
“那土堆和石头去哪弄啊?”有乡亲问道。林逍指着养殖区旁边的荒坡:“那边就有不少石头,咱们去搬过来就行。土堆好办,挖地基的时候剩了不少土,正好堆在棚子旁边。对了,还得在每个区域弄个小水池,引水渠的水过来,让兔子能随时喝到干净的水。”
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靠谱,纷纷表示愿意出力。第二天一早,大家就分头行动起来。男人们分成两组,一组去山上砍木头,一组去搬石头和运土;女人们则负责准备油毡纸、茅草和绳子,还顺便把之前剩下的干草翻晒了一遍,准备铺在棚子底下。
林逍带着几个人去砍木头,特意选了山上的杂木林,这种木头结实耐用,而且长得比较密集,砍几棵也不影响生态。“大家注意点,别砍太粗的树,够做立柱和横梁就行。”林逍挥舞着斧头,一下就砍倒了一棵碗口粗的杂木,“砍的时候尽量留着树根,说不定还能再发芽。”
虎子力气大,负责把砍好的木头扛下山。他扛着一根三米长的木头,健步如飞,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却丝毫不见吃力。“逍哥,你看这根木头行不行?”虎子把木头放在地上,擦了擦汗问道。林逍看了看,木头笔直无弯,材质也很结实,点点头:“不错,就用这种的。咱们多砍些,万一有坏的还能替换。”
搬石头的队伍也不甘示弱。养殖区旁边的荒坡上全是大小不一的石头,大家用撬棍把石头撬起来,再用绳子绑好,几个人合力抬到养殖区。“这石头得选平整点的,别太尖,免得划伤兔子。”林逍一边指挥着大家摆放石头,一边说道,“每个棚子旁边放两三块就行,堆成假山的样子,让兔子能钻进去躲着。”
女人们则在养殖区里铺干草。她们把晒得干爽的干草均匀地铺在棚子的地面上,厚度足有半尺,然后再撒上一层松针,既能防潮,又有一股淡淡的松香味。“这松针还是我早上特意去山里捡的,兔子肯定喜欢。”虎子的娘手里拿着一把松针,笑着说道。沈歌也在一旁帮忙,她细心地把干草里的杂草和小树枝挑出来,确保铺在地上的干草干净无杂质。
搭建棚子的活进展得很快。木头运回来后,林逍先在地上用石灰画出每个棚子的位置,然后和大家一起挖洞埋立柱。立柱埋好后,再搭上横梁,铺好油毡纸和茅草,一个简易的兔棚就初具雏形了。“大家把茅草铺厚点,不然下雨的时候容易漏雨。”林逍踩着梯子,正在给棚子铺茅草,“茅草的根部要朝下,这样才能更好地挡雨。”
中午休息的时候,乡亲们坐在刚搭好的棚子底下乘凉。棚子虽然简陋,但却很遮阳,微风透过缝隙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这棚子搭得真不错,比我家的柴房还结实。”王大叔靠在立柱上,满意地说道,“等兔子住进来,肯定舒服得很。”林逍笑着说道:“舒服就好,咱们养兔子,就得让它们住得舒心,这样才能长得快、繁殖得多。”
就在大家热火朝天地搭棚子的时候,林逍却犯了愁。虽然他之前查过一些野兔养殖的资料,也有过一些驯化野兔兔种的经验,但真要大规模养殖,很多技术问题他也没把握。比如兔子的疾病预防、配种繁殖、饲料搭配这些,要是出了问题,损失可就大了。“得找个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指导指导才行。”林逍心里盘算着。
下午,林逍把搭棚子的事交给虎子负责,自己则骑着长江750去了县城。他记得县城有个农科所,里面肯定有懂养殖技术的专家。农科所的院子不大,里面种着不少农作物和花卉,几间平房上挂着“技术推广室”“实验室”的牌子。林逍找到传达室,说明来意后,传达室的大爷让他去技术推广室找张主任。
张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一副老花镜,正在办公室里整理资料。听说林逍是来请技术人员下乡指导野兔养殖的,他放下手里的工作,认真地问道:“你们的养殖基地规模多大?有多少种兔?之前有没有养殖经验?”林逍一一回答道:“养殖区有十几亩地,种兔有五百多只,一部分是乡亲们家里的家兔改良品种,一部分是我之前驯化的野兔兔种。我有过一些小规模的养殖经验,但大规模养殖还是第一次。”
张主任点点头:“野兔养殖前景不错,但技术要求也高。野兔比家兔更娇贵,容易得传染病,配种成功率也比家兔低。不过你们能想到营造原生态环境,这个思路很对。”他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样吧,我派我们所里的李技术员去给你们指导。李技术员年轻有为,专门研究畜禽养殖,对野兔养殖也有一定的研究。”
林逍连忙道谢:“太感谢您了,张主任。要是有李技术员帮忙,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张主任笑着说道:“不用谢,我们农科所本来就是为农民服务的。不过我有个建议,你们最好选几个年轻好学的村民参加培训,让他们跟着李技术员学些技术,以后养殖过程中遇到一些小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了。”
林逍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回去就选几个人,让他们好好跟着李技术员学习。”张主任说道:“那我明天就让李技术员跟你一起去农场,培训的事也让他安排。”林逍连忙说道:“好,那我明天一早就来接李技术员。”
回到农场后,林逍把请技术人员和培训的事跟乡亲们说了,大家都很兴奋。“有技术员指导,咱们就不怕养不好兔子了。”“我家小子年轻,脑子灵活,让他去参加培训吧。”乡亲们纷纷推荐家里的年轻人。林逍挑了五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其中就有虎子和王大叔的儿子王小宝。这五个年轻人都读过初中,脑子灵活,而且对养殖也很感兴趣。
“明天李技术员就来咱们农场,你们五个要好好跟人家学习,多听多问多记,以后咱们养殖基地的技术活就靠你们了。”林逍语重心长地对五个年轻人说道。虎子拍着胸脯保证:“逍哥,你放心,我们肯定好好学,绝不给你丢脸。”王小宝也说道:“我一定把技术学到手,以后咱们自己就能解决问题,不用再麻烦别人了。”
第二天一早,林逍就骑着长江750去县城接李技术员。李技术员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戴着一副眼镜,背着一个双肩包,里面装着不少养殖方面的书籍和资料。“林逍同志,久等了。”李技术员热情地跟林逍握手,“我已经把培训的资料都准备好了,咱们路上可以先聊聊你们养殖基地的情况。”
路上,林逍把养殖基地的规模、种兔的品种、棚子的搭建情况都跟李技术员说了一遍。李技术员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你们的兔舍通风情况怎么样?有没有考虑过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温的问题?饲料主要准备用什么?”林逍一一回答道:“兔舍是简易棚子,通风很好,夏季应该没问题,冬季我们打算在棚子周围围上草帘保暖。饲料主要是草料、豆饼和麦麸,都是咱们农场自己有的。”
李技术员点点头:“通风和保暖很重要,野兔虽然耐寒,但冬季温度太低也会影响生长和繁殖。草料要注意不能有露水,不然兔子吃了容易拉肚子。豆饼和麦麸的比例要掌握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他从包里拿出一本《野兔养殖技术手册》递给林逍,“这是我自己整理的资料,你可以看看,里面有很多实用的技术要点。”
到了养殖基地后,李技术员顾不上休息,就跟着林逍去查看情况。他先检查了围栏和兔棚,然后又去看了种兔。“围栏很结实,兔棚的搭建也符合要求,原生态的环境很适合野兔生长。”李技术员满意地说道,“这些种兔品质很好,都是纯正的野兔种,野性保持得不错,只要养护得当,繁殖和生长都不会差。”
检查完后,李技术员就开始给五个年轻人和乡亲们培训。他先从野兔的生活习性讲起:“野兔喜欢干燥、通风的环境,胆小怕惊,所以咱们平时照看的时候动作要轻,不要大声喧哗。它们是草食动物,主要吃杂草、树叶、农作物秸秆等,但也要适量补充精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他拿出准备好的图片,给大家讲解野兔的常见疾病:“野兔最容易得的是球虫病和腹泻,球虫病主要通过粪便传播,所以每天都要打扫兔舍,定期消毒。腹泻主要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草料或者饲料比例不当,所以草料一定要晒干,饲料的比例要严格按照要求来。”
虎子举手问道:“李技术员,那怎么预防这些疾病啊?要是兔子真的生病了,该怎么治疗?”李技术员笑着说道:“预防很重要,首先要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定期用石灰水消毒;其次要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干净;最后要定期给兔子驱虫。要是真的生病了,要及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兔子,然后根据症状用药,比如腹泻可以喂点土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