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不是问题,你们农场的乡亲都实诚,给点工钱再管顿饭,肯定有人愿意来。”老周笑着说,“不过得等四月份化冻之后才能动工,现在地都冻得硬邦邦的,挖地基太费劲,四月份天气暖和了,地也化透了,干活才顺手。还有,砌围栏的时候要注意,石头之间的缝隙要用石灰浆填实,不然下雨下雪容易渗水,时间长了会松动。”
林逍连忙点头,把老周说的注意事项都记下来:“谢谢周哥,您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松鸡和兔子的种苗我都有谱了,松鸡开春上山抓野生的放进去养,野兔我老院有现成的,到时候直接转过来。等四月份化冻了我就动工,到时候还得请您多留意销路,扩建后产量肯定能上去。”老周摆摆手:“没问题,销路你放心,咱们商场的柜台还等着你的货呢,只要品质好,根本不愁卖。”
“那太好了!”林逍高兴地说,“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等养殖场扩建完,产能稳定了,咱们再商量扩大供货范围,周边县城的商场要是有需求,也能给他们供点货。”老周眼睛一亮:“这个想法不错,我回头打听打听周边县城的情况,要是有渠道,咱们一起把生意做大。”
从老周的办公室出来,林逍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他骑着踏雪在县城里转了转,买了些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又给小雅买了个布娃娃,给沈歌买了块花布,给晓梅,沈歌,母亲一人买了一双新布鞋,给林父买了一条烟。才慢悠悠地往回赶。路上遇到卖元宵的摊贩,他又买了两斤黑芝麻馅的,打算晚上跟家人一起吃。
回到养殖场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沈歌和林美娥正在给狍子喂料,小雅则抱着雪团,坐在围栏边看小狍子。看见林逍回来,小雅连忙跑过来:“逍叔叔,你给我带好吃的了吗?”林逍笑着从包里掏出布娃娃:“不是好吃的,是给你的礼物,看看喜不喜欢。”小雅接过布娃娃,眼睛都亮了,抱着布娃娃爱不释手:“喜欢!谢谢逍叔叔!”
沈歌走过来,接过林逍手里的东西:“跟老周商量得怎么样了?”林逍把规划图递给她,把老周的建议说了一遍:“周叔说用石头砌围栏,又结实又省钱,等化冻了就动工。种苗的事他也帮我们联系好了,省城的养殖场有优质种苗。”
沈歌看着规划图,眼里满是憧憬:“太好了,这样一来,养殖场的规模就大多了。等松鸡和兔子养起来,咱们的收入也能翻一番。”林美娥也笑着说:“我以前养过兔子,到时候我可以负责兔子的饲养,保证把它们养得壮壮的。”
晚上,林逍把扩建养殖场的想法跟林父林母说了。林父听了,点了点头:“用石头砌围栏这个主意不错,既省钱又结实。农场的乡亲们冬天都闲在家里,到时候请他们来帮忙,给点工钱再管顿饭,肯定愿意。”王秀兰也说:“我看行,逍儿你办事我们放心,需要啥尽管说,娘给你张罗。”
“爹,娘,我打算给乡亲们一天一块钱的工钱,中午管一顿午饭,杂粮饭配着菜,您看怎么样?”林逍说,一块钱的工钱在农闲时不算低了,加上管顿饭,乡亲们肯定愿意来。林父点点头:“差不多这个数,农闲时候大家都在家歇着,有活干还能挣钱,乡亲们肯定乐意。”
晓梅从里屋跑出来,举着手里的铅笔:“哥,我也能帮忙!我可以给大家递水递工具,还能帮娘做饭!”林逍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好啊,到时候晓梅就是我们的小帮手。”
接下来的几天,林逍开始忙着做扩建的前期规划。他先去山脚下的石场看了看,挑选了一些大小均匀、质地坚硬的石头,又请场部的会计帮忙算了算需要的人工和材料。然后他挨家挨户地去乡亲们家打招呼,说明四月份化冻后要扩建养殖场,请大家来帮忙砌围栏,没想到乡亲们都很乐意,不到一天就有二十多个人报名。
“逍儿,你这是办正事,我们肯定得帮忙。”林大叔拍着胸脯说,他是农场里的老石匠,砌墙手艺好,林逍打算请他当工头,负责指挥大家砌围栏。“到时候你放心,我保证把围栏砌得结结实实的,比城里的砖墙还牢固。”
“是啊,逍儿,你平时也经常帮衬我们,现在你要扩建养殖场,我们哪能不帮忙。”隔壁的王婶也说,“我家那口子和儿子都报名了,力气大得很,搬石头绝对没问题。”林逍连忙道谢:“谢谢大叔大婶,到时候肯定少不了麻烦大家,工钱和饭食我都准备好了,保证不让大家吃亏。”
正月二十这天,林逍请报名的乡亲们来家里吃饭,算是提前“开工宴”。王秀兰和沈歌、林美娥在厨房忙了一上午,做了一大桌子菜:红烧狍子肉、小鸡炖蘑菇、炒酸菜粉、炖排骨,还有一大盆杀猪菜,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乡亲们围坐在院子里的八仙桌旁,喝着米酒,聊着天,气氛格外热闹。
“逍儿,你这养殖场扩建好了,以后我们农场的日子就越来越好过了。”林大叔喝了口酒,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只能靠种地和打猎过日子,收成不好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现在有了养殖场,大家不仅能打工赚钱,以后还能跟着你一起干。”
林逍站起身,端起酒杯:“大叔大婶们,我能有今天,多亏了大家的帮忙。这养殖场扩建好了,不仅是我的事,也是咱们整个农场的事。以后养殖场壮大了,我打算再雇些乡亲们帮忙,让大家都能多赚点钱,日子过得红火起来。我先敬大家一杯,谢谢大家的支持!”
“好!干杯!”乡亲们都站起身,举起酒杯,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晓梅和小雅也端着果汁,跟着一起喊:“干杯!”院子里的笑声和欢呼声,在寂静的冬夜里格外响亮。
饭后,林逍把林大叔和几个懂石匠活的乡亲叫到屋里,拿出规划图,跟他们商量砌围栏的细节。“林大叔,这围栏地基得挖一米深,宽五十公分,用石头砌实,再用石灰浆填缝。”林逍指着图纸说,“狍子区的围栏要砌两米高,放养区的要砌两米五高,顶上还要加半米高的铁丝网,防止松鸡飞走。”
林大叔仔细看着图纸,点了点头:“没问题,一米深的地基不算深,四月份化冻后好挖。不过石灰浆得提前准备好,最好三月中下旬就开始烧石灰,等四月份动工正好能用。还有,石头得提前运到养殖场旁边,省得到时候来回跑,耽误功夫。”
“我已经盘算好了,三月下旬就请人去石场搬石头,堆在养殖场旁边。石灰的事也麻烦大叔您多费心,需要多少人您尽管说,我去安排。”林逍说,烧石灰需要专门的窑,农场里以前有个老石灰窑,稍微修修就能用,正好赶在四月份动工前准备妥当。
乡亲们走后,林逍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雪团蹲在他脚边,时不时用脑袋蹭蹭他的裤腿。他想起王奶奶,要是她还在,肯定会为他高兴的。他拿出王奶奶留给她的那封信,轻轻摩挲着,心里默念:“王奶奶,我要扩建养殖场了,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您放心吧。”
沈歌走过来,坐在他身边,递给他一杯热茶:“在想什么呢?”林逍握住她的手,笑着说:“在想王奶奶,要是她还在,肯定会喜欢小雅和小狍子的。”沈歌靠在他肩上:“王奶奶在天上看着呢,她肯定会为你高兴的。等养殖场扩建好了,我们就结婚,到时候用王奶奶留的鸡做菜,请乡亲们吃喜酒,让王奶奶也沾沾喜气。”
林逍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他知道,扩建养殖场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但他有信心,有家人的支持,有乡亲们的帮忙,还有王奶奶在天上的保佑,他一定能把养殖场办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远处传来几声狍子的轻叫,和着雪团的“呜呜”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温馨。林逍紧紧握着沈歌的手,心里充满了力量。四月份很快就要来了,到时候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他的养殖场也会跟着动工扩建,等到下半年,不仅能扩大养殖规模,还能拓宽销路,日子注定会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