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79年打猎供妹妹上学 > 第7章 分类售鱼借马车 县城奇遇拓销路

第7章 分类售鱼借马车 县城奇遇拓销路(1 / 2)

晚饭的余温还裹着鱼鲜的香气,林逍和虎子就拎着煤油灯蹲在了院子里。三百来斤鱼在雪地里码成了小山,月光洒在冻硬的鱼身上,泛着青灰色的冷光。“虎子,咱先把鱼分三类。”林逍从墙角摸出三个大竹筐,用树枝在雪地上画了三道杠,“最上面这筐放三斤以上的鲤鱼、黑鱼,这是上等货;中间这筐放一斤到三斤的草鱼、鲫鱼;最

虎子拎起一条足有四斤重的黑鱼,笨手笨脚地往最上面的筐里放,鱼身冻得发僵,滑溜溜地差点脱手。“逍儿哥,镇上供销社收鱼才八毛一斤,咱分这么细干啥?”他挠着后脑勺,呼出的白气在煤油灯旁散开。林逍正用稻草把几条大鲤鱼捆成串,闻言抬头笑了:“镇上人少,哪能吃下三百斤鱼?咱得拉去县城卖!大鱼肉多,能卖上价;小杂鱼便宜,给人家搭着卖,好出手。”

虎子眼睛一亮:“去县城?我还没去过呢!”“等卖了鱼,哥带你吃县城最有名的肉包子!”林逍拍了拍他的胳膊,手上动作不停。两人借着煤油灯的光,足足忙活了一个时辰,才把鱼分好类。最上面的筐里装了约莫八十斤大鱼,中间的筐子有一百二十斤中等鱼,剩下的一百来斤全是小杂鱼,分别用厚实的粗布盖着,压上几块石头防野狗偷。

“虎子,你在家看着鱼,我去三爷爷家借马车。”林逍吹灭煤油灯,往堂屋喊了一声“娘,我去趟三爷爷家”,就裹紧棉袄往家属区跑。红卫农场就三爷爷家有一辆胶轮马车,平时用来拉化肥、送公粮,是农场的宝贝疙瘩,一般不往外借。但林逍知道,三爷爷最疼他,只要说明用途,肯定会借。

三爷爷家的灯还亮着,林逍推开门时,老人正坐在炕边补袜子。“三爷爷,跟您商量个事。”林逍凑到炕边,把分鱼要去县城卖的事说了一遍,“三百斤鱼镇上消化不了,县城人多,肯定好卖。就是鱼太多,爬犁拉不动,想借您的马车用用,明天一早去,傍晚就回来,保证给您喂饱马料。”

林守业放下针线,皱着眉想了想:“县城东市场鱼贩子多,你俩年轻,别被人欺负了。马车可以借你,但得让你爹跟你一起去,有个大人在,稳当点。”“三爷爷放心,我爹腿还没好利索,在家歇着就行。”林逍连忙说,“我跟虎子一起去,虎子力气大,没人敢欺负我们。再说我嘴甜,会说话,肯定能卖好。”他又把白天捞鱼卖鱼的打算说了一遍,连定价和搭送小杂鱼的主意都讲了。

林守业听得连连点头,起身从墙上取下马车钥匙:“行,马车给你用。马厩里有半袋黑豆,你拉去喂马。记住,县城东市场门口有个姓王的管理员,是你爷爷的老熟人,报我的名字,他会照应你。要是有人找茬,别跟人硬拼,去找王管理员。”林逍接过钥匙,心里暖烘烘的:“谢谢三爷爷!等卖了鱼,我给您买二斤茶叶!”

回到家时,父亲正蹲在院子里抽烟,看到他手里的钥匙,惊讶地问:“你三爷爷真把马车借你了?”“那可不!”林逍得意地晃了晃钥匙,“三爷爷还让我报他名字找王管理员,保证没人敢欺负我们。爹,明天您在家歇着,我跟虎子去就行。”林建国点点头,又叮嘱道:“县城鱼贩子黑,别跟人起冲突,实在卖不动就降价,安全第一。”

第二天凌晨四点,天还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林逍就叫醒了虎子。两人牵着马车去马厩套马,枣红色的老马很温顺,套上缰绳后乖乖地站在原地。他们把分好类的鱼搬上马车,用棉被盖得严严实实——虽然冬天冷,但鱼冻得太硬不好卖,得保持新鲜度。母亲早已烙好了玉米饼,煮了鸡蛋,装在布包里递给他们:“路上吃,卖完鱼早点回来。”

“驾!”林逍甩了甩马鞭,马车“咯噔咯噔”地驶离农场。虎子坐在车辕边,怀里抱着猎刀——那是林逍让他带上的,以防万一。夜色深沉,只有马蹄声和车轮碾过冻土的声响在旷野里回荡,远处的星星眨着眼睛,寒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割似的。“逍儿哥,县城远不远啊?”虎子裹紧棉袄,声音带着睡意。“不远,四十里地,太阳出来就到了。”林逍说着,从布包里掏出两个鸡蛋,递给虎子一个,“吃点东西垫垫。”

天刚蒙蒙亮时,马车驶进了县城。东市场已经热闹起来,挑着担子的菜农、推着小车的货郎,还有早起买菜的居民,熙熙攘攘地挤在市场门口。林逍按照三爷爷的嘱咐,找到市场管理员王大叔,报了林守业的名字。王大叔是个五十多岁的胖老头,看到林逍带来的鱼,眼睛一亮:“守业的大孙子啊?来,跟我来,给你找个好位置。”

王大叔把他们带到市场入口的一个摊位,这里人流量最大。林逍和虎子赶紧把棉被掀开,把鱼摆到摊位上。大鲤鱼、黑鱼整齐地摆在最前面,鳞片在晨光下闪闪发光;中等大小的鱼放在中间;小杂鱼装在几个大盆里,放在最边上。林逍找了块木板,用木炭写上价格:“大鲜鱼1.5元\/斤,中等鲜鱼1元\/斤,小杂鱼0.8元\/斤,买五斤以上送小杂鱼半斤。”

刚摆好摊,就有个大妈凑过来:“小伙子,这鱼是新鲜的?冬天哪来这么多鲜鱼啊?”“大妈,您放心,这是今早刚从流溪河捞的!”林逍拿起一条鲤鱼,指着鱼鳃说,“您看这鳃,鲜红鲜红的,绝对新鲜!冬天鱼都聚在冰,果然没有腥味,只有淡淡的河鲜气,她点点头:“给我称条三斤左右的鲤鱼,我孙子今天过生日,要炖鱼吃。”

“好嘞!”林逍拿起杆秤,挑了一条三斤二两的鲤鱼,称好后递过去,“大妈,三斤二两,算您三斤,四块五。送您半斤小杂鱼,熬汤喝鲜得很!”大妈付了钱,拎着鱼满意地走了。有了第一个顾客,很快就围过来一群人,大家都好奇冬天怎么会有这么新鲜的鱼,纷纷上前询问。

“给我称二斤小杂鱼,炸着下酒!”“我要一条黑鱼,给我儿子补补身子!”“给我称五斤中等鱼,送的小杂鱼多给点呗!”林逍忙着称鱼、收钱,虎子则在一旁帮忙递鱼、装袋,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却很认真。不到一个时辰,中等鱼就卖了一半,小杂鱼也卖了不少,收的钱用布包着,沉甸甸的。

正忙得热火朝天时,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扛着麻袋的年轻人。他蹲下身,拿起一条大鲤鱼翻看着,又闻了闻,问道:“小伙子,你这鱼都是今天捞的?还有多少斤?”林逍连忙上前:“叔,都是今早刚捞的,保证新鲜!大的还有五十来斤,中等的还有六十来斤,小杂鱼有八十来斤。”

中年男人点点头:“我是县煤场的采购主任,姓刘。我们煤场有三百多工人,冬天伙食单调,正想给工人们改善改善。你这鱼要是新鲜,我全要了。”林逍心里一喜,煤场采购主任,这可是个大客户!他连忙说:“刘主任,您放心,我这鱼绝对新鲜,要是不新鲜,您一分钱不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