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源自废墟信息底层、指向深空的微弱反馈信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虽未立即掀起滔天巨浪,却在知情者心中荡开了层层叠叠、挥之不去的涟漪。
总指挥部内的气氛并未因击退废墟而庆祝,反而更加凝重。未知的警报已经发出,他们不知道接收者是谁,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做出回应。这种等待,远比面对一个明确的敌人更加煎熬。
“最高战备状态持续。‘行星护盾’系统维持百分之三十五超载扩展状态,能量消耗由辉光矩阵优先供应。”杨强的命令清晰而冷静,“所有远空探测阵列功率提升至百分之二百,扫描范围聚焦银河系核心方向及柯伊伯带外围。任何异常,哪怕是亿万分之一概率的宇宙噪声,也要立即报告。”
“明白。”以太的光流稳定地执行着指令,庞大的计算力开始重新分配,整个地球的防御和侦查网络如同一个沉睡的巨人,睁大了所有的眼睛,竖起了所有的耳朵,警惕地注视着黑暗深空。
莉薇娅的虫群分散到了太阳系外围的一些小型天体上,建立了生物感应前哨。它们对能量和生命的特殊感知,是对机械探测手段的重要补充。
林薇则全力投入到对废墟遗言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对“行星护盾”系统的升级中。那段关于“第七深渊”和“守望者沉默”的信息,如同一个危险的宝藏,既带来了警告,也可能蕴含着对抗威胁的关键线索。她从那残缺的数学编码和生物精神印记中,不断尝试剥离出更多有用的信息碎片,哪怕是多一个词语,半幅图像。
地球文明,这台刚刚享受了短暂和平的精密机器,瞬间切换到了另一种运行模式。表面上,圣域依旧繁华,学院依旧书声琅琅,工厂依旧轰鸣。但若有心人仔细观察,会发现辉光能源的民用供应量被略微调低,一些非必要的全息娱乐项目被暂缓,更多的资源被无声无息地导向了近地轨道的船坞和实验室。
一种外松内紧的态势笼罩全球。
……
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日常生活。
于月芹发现市场上一些来自外星殖民前哨的特产水果供应减少了,价格也略有上浮。苏婉宁的民政部接到了更多关于能源配给和物资调拨的咨询,她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耐心解释和安抚,工作压力大增。
而星瞳,则成了家里最敏感的“晴雨表”。自从那次强烈的共感之后,她似乎对深空中的“恶意”变得更加敏感。她不再做关于“星星哭泣”的梦,但偶尔会在夜里突然惊醒,说是“感觉有冷冷的眼睛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看过来”,然后就需要杨强或苏婉宁安抚很久才能再次入睡。
她的生态培养箱里,那些对能量环境敏感的发光蘑菇,这几天也变得有些黯淡,闪烁频率降低,仿佛也感知到了某种无形的压力。
杨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并没有动用权能去强行消除家人的不安,那是真实存在的危机带来的必然反应。他能做的,是【定义】家中的氛围始终保持着一种底层的温暖与安全,【定义】苏婉宁的工作总能遇到通情达理的人,【定义】星瞳的梦境被温暖的守护之光包裹,减少噩梦的惊扰。
他更多的是陪伴。晚餐时间雷打不动地回家,听于月芹唠叨家长里短,听苏婉宁讲述工作中遇到的琐事,辅导星瞳画画,甚至偶尔还会和杨帝林下盘棋。这种平淡温馨的日常,本身就是对抗未知恐惧最好的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