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在大周是天子 > 第74章 咸阳城外的暗棋

第74章 咸阳城外的暗棋(2 / 2)

废弃窑厂的烟囱像根断了的骨头,戳在月光里。姬延跟着老兵摸到窑洞口,听见里面传来铁器摩擦声。老兵指指左侧的侧窑:“那里面有暗道,能通到主窑的兵器库。”

侧窑里积着半尺厚的灰,踩上去像踩碎了一地星子。姬延打开腰间的火折子,火苗舔着空气,映出墙上的刻痕——是秦军的兵器清点记录,最新的一行写着“强弩三百,箭矢万支”。

“这些弩箭的箭头都淬了漆。”老兵压低声音,指着地上的木屑,“樊於期怕受潮,让工匠在箭杆上涂了三层漆,遇水不沉,专门用来水战。”

姬延心里一动——明天秦武王举鼎的地方,就在渭水边的章台宫广场,若是从水里射出带漆的箭,痕迹会比普通箭矢难查得多。他摸出块碎陶片,在记录上拓下兵器数量,又把随身的信号弹塞给老兵:“等下我去兵器库放火,你带着这个往东边跑,到了渭水边就点燃,李信会带人接应你。”

老兵攥紧信号弹,手背上的青筋跳得厉害:“那你呢?”

“我得给樊於期留点‘礼物’。”姬延笑了笑,从背包里掏出几个用油布包好的小包,“这是改良的火硝,遇热就炸,威力不大,但足够让那些强弩变成烧火棍。”

四、帐中的对峙

回到营地时,李信正蹲在篝火旁擦剑,看见姬延满身灰土地回来,往旁边挪了挪:“那小吏被我扣下了,招了——樊於期让他假装投降,把药下在你今晚的汤里。”他踢了踢脚边的麻袋,“这小子说,樊於期还安排了二十个死士,明天举鼎时混在百姓里,见你就动手。”

姬延往火里扔了根柴,火星溅到他靴底:“窑厂的强弩我处理了,明天他们要是敢动,正好让秦武王看看,他的‘忠臣’在背地里搞什么名堂。”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老兵给的铜牌,“赵二,把这个送到太医令府,就说‘软筋草’的事,我知道了。”

李信挑眉:“你想让太医令反水?”

“他儿子也在宜阳战死了。”姬延拨了拨火,火苗突然窜高,映得他眼底发亮,“樊於期抢了他儿子的军功,这仇,可比我们的深多了。”

这时帐外传来马蹄声,赵二掀帘进来,手里举着个信封:“将军,太医令派人送的信,就三个字——‘明日见’。”

姬延拆开信封,里面只有片晒干的软筋草叶子,叶脉被人用指甲划得支离破碎。他把叶子扔进火里,看着它蜷成黑灰,突然笑出声:“看来明天的章台宫,会比咱们想的还要热闹。”

李信往火堆里添了块松木,松油烧得滋滋响:“要不要通知韩娥,让她带亲兵从侧翼包抄?”

“不用。”姬延站起身,军靴碾过地上的灰烬,“咱们就按原计划,去看秦武王举鼎。不过得换身行头——”他指了指李信的剑,“把周室的佩剑收起来,明天咱们是‘来看热闹的百姓’。”

夜色渐深,渭水的潮气顺着帐帘缝钻进来,带着点凉意。姬延摸出怀里的羊皮地图,章台宫的位置被他用红笔圈了个圈,旁边写着一行小字:“鼎重千斤,人心更重。”他想起老兵提到儿子时发抖的手,突然明白——樊於期算错了最关键的一步,他以为仇恨能让人听话,却忘了有些仇恨,只会让人把刀对准他自己。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姬延已经混在进城的百姓里,手里提着串刚买的糖葫芦。赵二和李信跟在后面,一个扛着锄头,一个背着柴捆,活脱脱三个赶集的农夫。樊於期的人果然在城门口盘查,但看他们这身打扮,只挥挥手就放行了。

走过章台宫广场时,姬延看见那口青铜鼎已经被架了起来,鼎身的饕餮纹在晨光里闪着冷光。秦武王的仪仗刚到,他穿着玄色王袍,正跟身边的臣僚说笑,腰间的玉佩晃得人眼晕。

突然有人撞了姬延一下,是那个瘸腿老兵。他低声说:“太医令在东南角的酒肆里,说等举鼎开始就动手。”说完迅速混入人群,手里的马鞭子甩得啪啪响,像在赶马。

姬延咬了口糖葫芦,山楂的酸劲刺得舌尖发麻。他知道,好戏就要开场了——樊於期以为自己布了盘死局,却不知道,这盘棋里,早就有了反戈的棋子。而他要做的,就是在鼎被举起的那一刻,让所有隐藏的棋子,都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