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蔡邕府(1 / 2)

织田信长沉默不语,镜筒缓缓扫过城墙。

只见几处坍塌的垛口后,隐约可见兵器反光,城头巡逻队伍井然有序。

这时,一阵震天鼓声传来,伴随着万人呐喊,声势惊人。

且慢。

织田信长抬手制止了准备发令的传令兵,

汉人素来狡诈,此恐是疑兵之计。

今日已重创其水师,焚毁战船二十余艘,目的已达。

织田信长终于下令,传令各舰,收兵返航。

倭舰缓缓转向,登陆部队依次撤回舰船。

刘三刀在城头望见敌军退去,这才长舒一口气,左臂伤口传来阵阵刺痛。

这一战虽保住东莱,但水军尽没,自己负伤,海防洞开。

他望着退去的倭舰,心中暗忖:

必须尽快发展火器,否则难敌倭寇坚船利炮。可自己的狂战系统不出火器啊,真是气死人了!

…………

洛阳城 蔡邕府内

穿过三重庭院,暖阁内炭火正旺,紫铜兽炉中升起的檀香与酒香交织,氤氲满室。

年过五旬的蔡邕身着深紫色常服,与楚王刘俊相对而坐。

紫檀木案上摆着精致的酒馔:

青玉碗中盛着热腾腾的鹿肉羹,琉璃盘里装着时令鲜果,还有一壶温得正好的陈年杜康。

窗外细雪纷飞,更衬得阁内温暖如春。

王爷请看,

蔡邕举杯示意,袖口露出半截青玉扳指,这是小女文姬新谱的《胡笳十八拍》。

珠帘后,身着月白曲裾深衣的蔡琰端坐琴台,纤指轻抚焦尾琴。

琴弦颤动,如泣如诉的旋律流淌而出,时而如大漠孤烟直上九霄,时而似长河落日月涌大江。

刘俊凝神聆听,手中那只越窑青瓷酒杯久久未动,酒面涟漪渐息。

曲毕,余音绕梁。

刘俊长叹一声,目光仍停留在珠帘后那道朦胧的身影上:

一别经年,文姬的琴艺愈发精进了。

话音未落,恰与帘后那双含羞带怯的明眸不期而遇。

蔡琰慌忙垂首,耳根泛起海棠般的红晕,纤指无意识地拨弄着琴穗。

蔡邕将这一幕尽收眼底,抚须笑道:

说起来,王爷与小女算是故交。

记得光和六年,文姬才十岁,西园外多亏王爷相救,否则小女就......

他话音戛然而止,举杯饮尽杯中酒。

刘俊眼中泛起追忆之色,指尖轻叩案几:

那日文姬在西园外架棚施粥,救济流民,这般菩萨心肠,刘某至今记忆犹新。

王爷过誉。

蔡琰声若蚊蚋,指尖在琴弦上轻轻划过几个泛音。

蔡邕见状,吩咐侍女:请小姐出来见礼。

蔡琰掀帘而出,步步生莲。

她在父亲下首跪坐,为二人斟酒。

刘俊谢过蔡琰后,转向蔡邕,

如今兖州大旱,百姓流离,朝廷赈灾粮草短缺,不知蔡公可有良策?

蔡邕沉吟道:

老夫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定粮价。可命各地开仓放粮,同时在洛阳设粥棚救济流民。

蔡琰轻声道:妾身愿捐出一些私房钱,助王爷和父亲赈济灾民。

刘俊颔首:

文姬心系黎民,令人敬佩。本王已命人开仓放粮,在洛阳设粥棚三处。

蔡邕示意女儿:文姬,再为王爷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