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太守府内,香烛缭绕。
刘备率领颜良、韩元、张飞等核心部属,恭敬地跪听天使宣读圣旨。
当听到自己被正式任命为常山太守,颜良被任命为中山国相时,刘备深深叩首,眼中难掩激动。
恭送天使离去后,刘备转身面向众人,脸上洋溢着多年漂泊后终得根基的由衷喜悦。
他朗声道:“皇天不负苦心人!我等终得常山作为立足之地!
备必当勤政爱民,不负朝廷重托,亦不负诸位弟兄追随之恩!”
颜良抱拳慨然道:
“大哥放心,良定当治理好中山,与常山互为犄角!”
张飞更是声若洪钟,畅快大笑:
“哈哈哈!太好了!大哥是太守,二哥是国相,咱们总算有块像样的地盘了!
看谁还敢小瞧咱们!”
一片振奋中,谋士韩元保持着冷静,适时提醒:
“大哥,二哥三哥,得此基业确是可喜,然需知常山、中山地处要冲。
北有幽州牧刘虞,西有并州丁原,南有关羽总督冀州四郡,皆非易与之辈。
我等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还需广积粮,缓称王,谨慎行事为上。”
刘备闻言,神色恢复沉稳,点头道:
“四弟所言极是,居安思危,不可不慎。”
他环视眼前文臣武将,信心倍增:
“然今时不同往日,我等既有名分,又有诸位贤才辅佐,只要上下一心,何愁大事不成?”
北海,相府。
名儒孔融手持刚刚宣读完毕的圣旨,指尖微微摩挲着锦帛上的纹路,脸上神情颇为复杂。
他原以为此次叙功,朝廷至多擢升他为青州刺史,未料竟是权柄更重的州牧之职。
这意料之外的擢升,让他心中既有几分士人得遇明主的欣慰,又夹杂着对繁杂军政事务的疏离与忐忑。
侍立一旁的刘三刀见状,眼中精光一闪,上前一步:
“岳父大人!此乃天大的喜事!
朝廷此举,正是深知岳父您德高望重、仁名播于四海,故委以青州重任!
如今青州初定,黄巾余孽犹存,百废待兴,正需要岳父您这般胸襟与威望,方能安抚流亡,重振民生!
此正是大展宏图,践行仁政教化之理想的天赐良机啊!”
孔融闻言,轻抚长须,沉吟不语。
他虽以清流自居,偏好经学典籍与清谈雅集。
但内心深处,作为孔子后裔,那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情怀并未泯灭。
州牧之位,总揽一州军政,无疑是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更广阔平台。
女婿刘三刀的话,恰好触动了他心底这丝隐秘的期盼。
他抬眼看了看英气勃勃、野心外露的女婿,又看了看手中的圣旨,最终轻轻叹了口气:
“哎……州牧之责,重于千钧,融一介书生,恐力有未逮啊。
然……既然圣意如此,为青州百姓计,融也只能勉力为之了。
但愿能以仁德为本,教化一方,使士民安乐,不负皇恩。”
刘三刀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趁热打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