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清微探玄(1 / 2)

次日清晨,天色微熹,洛阳城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与炊烟之中。

朱建军辞别众人,独自一人离开了悦来客栈。他换上了一身普通的青色布衣,将潼关令牌收入怀中,刻意收敛了周身气息,如同一个早起赶路的寻常武人,融入了渐渐苏醒的街市。

城北相较于南市的繁华喧嚣,显得清静许多。街道依旧宽阔,但店铺多为书画古籍、香烛纸马、以及一些看起来颇有些年头的药铺和武馆,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檀香和草药气息。行人步履从容,多有身着道袍或文人服饰者。

越往北走,地势微微升高,远处邙山郁郁葱葱的轮廓愈发清晰。根据打听来的方向,朱建军拐入一条青石板铺就的清净小巷,巷子尽头,一座并不起眼的道观依山而建。

道观青瓦白墙,古木参天,门额上悬挂着一块褪色的木匾,上书“清微观”三个古朴的道篆。观门虚掩,并无寻常寺庙道观那般香火鼎盛的景象,反而透着一股出尘的静谧。

朱建军整了整衣冠,上前轻叩门环。

片刻,一名年约十三四岁、梳着道髻的小道童打开门,好奇地打量着他:“福生无量天尊。这位居士,清晨来访,不知有何贵干?”

朱建军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小道长请了。在下朱建军,受清虚子道长之邀,特来拜会。烦请通传一声。”

听到“清虚子”的名号,小道童神色一肃,再次仔细看了看朱建军,尤其在他那双沉静却隐含锐利的眼睛上停留了一下,才道:“祖师确有吩咐。居士请随我来。”

小道童引着朱建军进入观内。观内面积不大,却十分清幽。庭院打扫得一尘不染,几株古柏苍劲挺拔,中央一尊青铜香炉袅袅升起着清淡的香烟。偶尔有几位中年道士走过,皆步履轻盈,气息绵长,见到朱建军也只是微微颔首,并不多问,显出道门清修之地的气度。

穿过前院,来到后堂一处静室门前。小道童止步,躬身道:“祖师,您等候的朱居士到了。”

“请他进来。”清虚子平和的声音从室内传出。

朱建军推门而入。静室之内陈设极为简单,一榻,一几,两个蒲团。清虚子正盘坐在一个蒲团上,手持拂尘,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晚辈朱建军,拜见清虚子道长。”朱建军再次郑重行礼。

“小友不必多礼,坐。”清虚子指了指对面的蒲团。

朱建军依言坐下,姿态端正。

清虚子目光在他身上细细扫过,颔首道:“不过一日夜功夫,小友气息似乎比在潼关外时又凝练了少许,虽内力耗损未复,但那佛光种子似更明晰了几分。能在煞气、北冥、佛光三者间取得如此微妙的平衡,实属不易。”

朱建军心中凛然,对方眼力之毒辣,远超想象。他坦然道:“道长法眼如炬。晚辈昨夜尝试以佛法为引,梳理气机,收效甚微,仅能勉强维持不令冲突加剧。”

“欲速则不达。”清虚子拂尘轻摆,“你体内情况之复杂,老夫生平仅见。煞气乃阴浊暴戾之极,北冥真气海纳百川却失之纯粹,佛法金光虽能克制煞气,但其性空寂,与北冥之‘有’又显格格不入。强行融合,无异于水中捞火,稍有不慎,便是根基尽毁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