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觉着适合礼部侍郎人选的乃是原太府寺卿谢澜,北境军需贪污一事,谢澜谢大人可是至关重要的一人,是他先发觉军需有异,提出前往北境调查,也是他调查出北境军需去处,后头北境同兆匈国间的战争,谢大人在其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谈判一事也游刃有余,综合以上种种,陛下认为,谢澜适合礼部侍郎一职。”
一连串的话,不仅将谢澜的头给砸懵,就连朝堂上的其他官员也是如此。
事情还没有交代完,吏部尚书可没有就此停歇,“至于太府寺卿,陛下决议从翰林院中挑选一位,此事容后再议。”
对于吏部尚书最后的一句话,只有翰林院的人在意,旁的人可不在意。
他们还震惊于谢澜升任礼部侍郎的事。
不到三十的六部侍郎,大煜百年来少有,近二十年更是没有,早前的哪个不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若说这谢澜,确确实实也做出了政绩,立下了功,可人才入朝多久?
先是从七品上林暑令一跃成为四品太府寺卿,现在不过半年,就升为了礼部侍郎。
这升官的速度,说是坐火箭也不为过,当然,大煜朝堂上的这些官员们不理解什么叫做火箭,只知道从古至今没有。
这不,吏部尚书说罢,便有不少人蠢蠢欲动,试图出来劝谏。
“陛下,六部侍郎可非寻常官职,谢大人虽然有才能,但资历过浅,怕是难以服众!”
最先跳出来的人,谢澜以为会是王天佑,没想到却是安宁王。
他带着疑惑,难道自己上任礼部侍郎,安宁王不知道?煜高宗没有跟他商量一二。
“安宁王,你也知道谢爱卿颇具才能,且近日才立下大功,再说,为朝廷办事,难道光看着资历?”
这一唱一和的对话,聪明人在对话结束之后,就该明白怎么个情况。
安宁王先站出来质疑,旁的人再质疑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且不说,这煜高宗已经下定决心,明眼人都看出来。
这不,原先蠢蠢欲动的脚重新缩回人群中。
“安宁王,你还有什么疑虑的吗?”
“回陛下,没有了。”
“你们呢?”,煜高宗这话是看着殿内剩余的所有人,明白当今圣上的意思,又没有个带头的大臣,一些官职较低的,可不敢出头。
谢澜余光扫到王天佑身上,只见这人表面淡然,似乎礼部侍郎是不是谢澜无所谓的样。
没有人再开口,他谢澜也不好拒绝,虽说他并不想蹚浑水,但他是属于安宁王一派,煜高宗这般决定,有他的用意,谢澜可不想去背刺自己身后的人。
到礼部去,岂不是同礼部尚书王天佑在一处办公,煜高宗是否有让自己去盯着人的用意?谢澜不懂,他只是这般猜测。
场面一下子又静了下来,原先躁动的人此刻无比安静。
“没有话说的话,你们也是觉着谢澜当得礼部侍郎的官职,如此,倒是同朕想法一致。”
煜高宗摸着龙椅上的龙头,语气淡淡,并没有因为没有人敢出声而觉着愉悦。
相反,没有人出声,反倒证明,都是耐得住的人,这样的人,不忠心于自己,最为可怕。
潜伏在草丛里头的蛇可比路面上躺着的蛇要难以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