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文衍生一脉还只是廖周文氏布局在封都的一脉。
煜星宸这一番解释,谢澜大概明白,这文丞相和太后背靠着显赫世家大族,难怪有恃无恐。
就算安宁王等掌握兵权,也很难奈何他们。
“那另外一派是?”
谢澜猜想应当就是同欧阳赞和张角父辈有关。
煜星宸:“另外一派便是以欧阳坚,张汤唯为中坚力量的观望派,他们在形势未明了前不轻易表明立场,也是父王以及文家一派拉拢的对象。”
谢澜悟了,不就是墙头草?
那现在欧阳赞以及张角来主动结识他,这是两家放出可能倒戈向煜高宗的风向?
谢澜将这猜测同煜星宸说了一嘴。
煜星宸:“很有可能,为何是府里的次子,想来那两个老狐狸给自己留了退路。”
言外之意就是,不是他们主动来同安宁王交好,也不是他们选定的继承人,就算文家以及太后有话说,他们也可以解释为小辈之间的交往,他们也管不住。
谢澜:“确实,这两老的精明着,这是想在不得罪文家背后的势力的同时给咱们放出交好的信号。”
不过,谢澜还是有些不明白,拥有手握兵权的安宁王的煜高宗怎么会被钳制到如今这般?
加之文丞相等人为何如今态度如此嚣张?
煜星宸翻了个身,在谢澜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这才悠悠说道:“这一切还是同先帝有关。”
“先帝?”
谢澜倒是对这些陈年旧事好奇。
他伸手轻轻拍了拍煜星宸的腰侧,示意人快说。
“你应当也很好奇,为何我父王比皇叔年长,但却是皇叔登位?”
谢澜点头,他确实好奇。
煜星宸打了个哈欠后,对皇家秘辛娓娓道来。
原来,先皇一共有过三任皇后,第一任皇后出身苏南,是苏南望族,嫁给先帝后,没两年便诞下太子。
只可惜因诞下太子身子亏空厉害,坚持了不到五年便去了。
安宁王的母后出身将门,原先是郑贵妃,后中宫无主,郑贵妃被封为圣贤皇后。
这便是第二任皇后。
先太子先天不足,不过十三便病逝。
先皇便将太子之位暂时空下。
后北境外敌来犯,正值还是皇子的安宁王请兵亲征,同他外祖一家将北境外敌打退至边界线二十里地之外。
又让外敌签订下和谈契约,愿每年进贡。
对于此等大功,先帝见太子之位空缺,便想封作为皇子的安宁王为太子,毕竟人虽然不占长但却占嫡。
忧虑安宁王领兵打仗可行,但朝事等太过刚正,先帝便同内阁商议,观皇后二子机灵聪慧,又是通透,加之兄长及外祖立功,便立次子为太子,也就是如今的煜高宗。
本来一切都应当尘埃落定,只可惜先帝晚年时期沉溺于酒色享乐,对皇后以及诸位大臣劝谏不管不顾。
皇后又在宫中突发恶疾薨逝,这先帝为讨美人关心,便将文贵妃,也就是现在的太后立为皇后。
唐王作为先帝晚年最宠爱的女人的儿子,自然是最得宠。
加之文丞相在朝堂运作,太后在先帝耳旁吹枕边风,先帝甚至动了废太子,另立十五岁的唐王为储君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