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唐瑁,也就是传说中的唐王,语气颇为认真。
带着凤冠的女子,当今的圣仁太后,摸着对方的脸,说道:“知道瑁儿你贴心,实在是这几日外头传的,真真是让人烧心。”
煜唐瑁当下便明白了他母亲因何而生气,不以为意道:“不过就是外头传的那些流言蜚语,待孩儿找人抓几个人,看他们还敢不敢传?”
圣仁太后叹了口气,原本温和的脸上也带着些怒气:“这可不是简单的流言蜚语,你以为随意杀几个人,就可以堵住悠悠众口,传这事的背后之人,你可知道是谁?”
煜唐瑁只是没有政治敏感度,但并不是真的傻子,一下子便猜到了:“难道是皇兄?”
“能不是他吗?”圣仁太后语气并没有丝毫的感情。
“这,难道是当初咱们传这行宫是他一意孤行,为讨得您的欢心,他这是反击?”
圣仁皇后反倒是松了一口气,自家孩子还不算太笨。
不然她也不会冒大险,想着那张龙椅,凭她的身份,凭她娘家的势力,她才不愿自家儿子永远只当一个亲王。
就算是自家儿子无用,垂帘听政她也不是不行,她自认不比曾经的二圣差。
“那,母后,咱们现在怎么办?”煜唐瑁心急问道。
圣仁太后只觉着脑仁疼,并没有当即作答。
“如今,他们声势大,咱们只能暂避锋芒,这行宫一事定然要暂时搁置,但难道就这么认下了?”
圣仁太后随意坐下,不去看地上的碎片。
她端着杯茶,示意煜唐瑁过来。
待人过来之后,她才带着笑开口道:“还不算笨,没想着硬来。”
煜唐瑁脸上带着谦虚:“得母后教导这么些年,又时常跟随祖父左右,自然有些长进。”话是这么说,至于心底怎么想的,只有煜唐瑁一人知道。
“得了,无需这般谦虚,既然对方已经出招,咱们不能就这么轻易过去,跟你祖父说一声,他自然知道怎么反击。”
“还有,瑁儿你,也是关键!”
近来,封都的传言一变再变,听说太后体训大煜子民,行宫修建一事作罢,另外唐王见百姓受苦于心不忍,特意拿出封地一年的收成捐献朝廷,为帮大煜渡过难关。
舆论反转再反转,谢澜听到的时候,眉头都不带皱的。
看来不管到哪个朝代,舆论还是很重要的,就算是这个历史上从来没有的朝代。
当初他只以为他穿到古代,后头知道是个不存在的朝代,再后头才知道这朝代还存在能生孩子的男人,叫做哥儿,现在对于这个所谓的舆论战已经不觉着有多惊讶了。
伴随着这一条的还有一个,那就处于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这个八卦,百姓们可就比之前宫里的大胆多了。
不需要小鱼儿专门跟他说,谢澜也从旁的流民里头拼凑了个七七八八。
无非就是男女二字,不,准确的说是男男。
说是安宁王的小儿子,那个星宸公子不久前被退婚了,本来也就是小范围流传,安宁王府又瞒得紧,勒令不准对外说,但是不知道怎的便传了出来。
一共有好几个版本,有说星宸公子的未婚夫嫌弃他是个后天哥儿,嫌弃人没有生育能力,所以推了这门婚事;又有说这星宸公子不愿夫君纳妾,所以他未婚夫这才退婚;还有人说这星宸公子貌丑无颜,人被吓到这才退婚。
当然有贬低星宸公子的,自然也有为星宸公子打抱不平的,说是那未婚夫在未得志之前,不过是个小小的举人,借着安宁王府的光,资助人科考,中了探花,被文家旁系看中,榜上了文丞相,变着法的不愿成婚,还想让星宸公子做妾,当真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