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锦衣天下名 > 第188章 辞职风波

第188章 辞职风波(2 / 2)

他要的,是真正能稳住这艘船的……权柄。

马车驶过沉寂的街道,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在空旷的坊巷间回荡,格外清晰。沿途偶有百姓看到这宫廷仪仗,看到车内那抹熟悉的玄色(即便只是常服,也无人错认),无不面露惊愕,继而窃窃私语,目光复杂。

宫门次第洞开,又在他身后缓缓合拢,每一次开合都仿佛带着沉重的叹息。皇城依旧巍峨,却似乎失却了往日的绝对威严,透着一股外强中干的虚弱。

养心殿内,药味似乎淡了些,但另一种紧绷的、近乎尴尬的气氛弥漫其中。

年轻的天子并未坐在龙案之后,而是站在窗前,背对着殿门。听到通传,他并未立刻转身,肩膀显得有些僵硬。

萧彻步入殿内,依礼躬身:“草民萧彻,奉旨觐见。”

“草民”二字,他说得平淡,却像一根细微的刺,扎在皇帝耳中。

皇帝缓缓转过身。他的脸色比几日前更加憔悴,眼下的乌青清晰可见,强撑着帝王的威仪,却掩不住那份心力交瘁和被迫低头的屈辱。

“萧卿……不必多礼。”皇帝的声音有些干涩,目光扫过萧彻那身布衣,像是被烫到般迅速移开,“近日……京城不靖,边关亦频传警讯。朕……甚是忧心。”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极其艰难地继续道:“朝中诸臣,皆言萧卿……熟知政务,通晓军机。值此多事之秋,朕……还需萧卿为国分忧。”

典型的帝王术。需要你时,便是肱骨栋梁;猜忌时,便是酷烈佞臣。

萧彻垂眸,声音没有任何起伏:“陛下言重了。草民一介布衣,抱病之身,恐难当大任。且朝中能臣干吏众多,冯指挥使、李尚书等皆乃国之柱石,陛下大可安心。”

他以退为进,将皮球轻飘飘地踢了回去,顺便点了两个最近蹦跶得最欢、却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的名字。

皇帝的脸色瞬间更加难看,喉咙滚动了一下,仿佛吞下了什么苦物。他岂会听不出萧彻话中的讥诮?

“冯奎……李焕……唉,终究不及萧卿老成谋国。”皇帝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沫味,“如今内外交困,非萧卿不能稳定大局。”

他终于图穷匕见,放下了那点可怜的矜持。

萧彻这才微微抬眸,看向皇帝,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陛下欲令草民如何?”

皇帝深吸一口气,知道戏肉来了:“朕意,请萧卿重新出任锦衣卫指挥同知,总领卫事,整肃京畿,协理边务……”

“陛下,”萧彻打断了他,语气依旧恭敬,内容却强硬如铁,“草民辞官之时,京城虽有小恙,却无大乱。边关虽紧,却无破绽。如今不过旬月,竟至此地步。可见并非职位之故,乃权柄不足、处处掣肘之故。”

他上前一步,虽无官袍在身,那股久居上位的压迫感却瞬间笼罩了皇帝:“若欲草民收拾残局,非锦衣卫指挥同知一职可胜任。”

皇帝瞳孔一缩:“萧卿欲为何职?”

萧彻缓缓吐出四个字,石破天惊:

“总督京营戎政。”

“兼领锦衣卫事。”

“赐便宜行事之权。”

皇帝倒吸一口凉气,几乎要站立不稳!

总督京营戎政!这意味着京城内外所有兵马,包括三大营、侍卫上直军、乃至五城兵马司,皆归其节制!再兼领锦衣卫!那就是将京城的刀把子和枪杆子彻底合一!再加上便宜行事之权……几乎等同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权力,比任何一个权臣,甚至比当年的三杨内阁首辅还要大!这是要将整个京畿的安危,彻底系于他一人之手!

“你……”皇帝手指微微颤抖,指着萧彻,又惊又怒,“萧彻!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草民深知。”萧彻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退让,声音冷硬如铁,“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若陛下仍以为如今只是寻常疥癣之疾,只需小修小补,那请陛下另请高明。草民,无能为力。”

他再次躬身:“草民告退。”

说罢,竟真的转身欲走。

“站住!”皇帝猛地喝道,声音嘶哑,带着一丝绝望的疯狂。

他看着萧彻决绝的背影,看着眼前一堆烂摊子的奏报,想起边关的烽火和京城的混乱,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恐惧终于彻底淹没了他。

他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离了萧彻,这京城可能真的会乱,边关可能真的会破!

与社稷倾覆相比,个人的猜忌和权柄的旁落,似乎……也不是不能忍受。

至少,先稳住局面再说。

皇帝闭上眼,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颓然道:“……朕,准了。”

“拟旨……加封萧彻为太子少保,总督京营戎政,兼领锦衣卫指挥使,赐尚方剑,便宜行事……”

每一个字,都重逾千斤,砸得他心血淋漓。

萧彻缓缓转过身,脸上并无半分得色,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

“臣,”他撩起布衣下摆,郑重跪下,“萧彻,领旨谢恩。”

这一刻,权柄更迭。

不再是君王施舍,而是……迫不得已的交换。

萧彻起身。

布衣依旧,但整个人的气势已然不同。

他看向窗外,目光似乎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座纷乱的城市,看到了远方的烽烟。

现在,这艘破船,暂时由他说了算。

那么接下来——

该清理航道了。

“陛下,”他开口,声音恢复了以往的冷硬决断,“臣既领旨,当即刻办事。请陛下允臣,调动一应人员卷宗,并……先行处置几人,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皇帝无力地挥了挥手,连话都不想再说。

萧彻躬身,退出养心殿。

殿外阳光刺眼。

他深吸一口气。

刀,再次回到手中。

而这一次,握得更紧。

也该更锋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