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瞎子的眼泪(上)(2 / 2)

“我也不是生来就瞎。”玄运子苦笑摇了摇头:“有一次我去宫里,去给老皇帝占卦,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琼华,她在一株杏花树下舞剑,剑势轻盈,杏花沾衣,剑光流转间,花瓣簌簌飘落,那画面,真是说不出的清丽绝俗,美不胜收……”

玄运子满脸陶醉,仿佛当年的情景就在他面前一般。

“于是你就上前去搭讪,伺机接近,然后徐徐图之……”范离帮他分析了一下剧情。

“大概是这样!”玄运子很坦然的承认了:“我当时见她剑法破绽百出,于是上前随手指点了几招……回到剑阁后,她的影子总是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于是我又想了个由头溜进宫里,又见到了琼华,她冲我微笑,让我帮忙看她的剑法练得对不对。我一看之下,大惊失色,那日我随手指点给她的剑法,她竟练得半点不差,并将其中蕴含的几十个变化一一参透,当真是奇才。

我回剑阁后,将此事说给师傅听,师傅也是好奇,于是去传了琼华一套剑法,没过几天过去检查,琼华将那剑法也练得丝毫不差,于是师傅动了收徒之心,将琼华收入门下。当时我心里十分欢喜……”

范离心道原来这老瞎子还是个情种,琼华能拜入剑圣门下基本都是玄运子的功劳。

“师傅刚收下琼华时,对她十分器重,可后来刘景经常来找琼华,师傅发现刘景天资奇佳,就将他也收入了门下,成了我们的小师弟……”

“我与小师弟十分要好,他也知道我对琼华心存爱慕,经常在琼华面前帮我说些好话,可琼华却始终对我若即若离。”

玄运子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感伤:“如此过了五年……也就是天下大旱的那一年,老皇帝在临死前被几名太监抬上剑阁,当时不知与师傅说了些什么,回到皇宫当天夜里便驾鹤而去。

第二天,师傅将我们八人叫到身前,当着我们所有人将小师弟逐出剑阁,让他去收拾大汉国残局,我们一同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帮小师弟说情……但师傅决心已定,谁都无法劝动……”

“小师弟悲伤欲绝,跪在石桥上三天三夜。到第四天后,朝向剑阁三拜九叩,转身离去。”

“当时大汉国已经岌岌可危,数十万灾民堵在临安城,每天都有人饿死。然而更可怕的是两位皇子对其视而不见,各带一票人马在皇宫里大打出手,而且就在这个时候北元、南楚与南晋同时向大汉发兵。南晋倒还好说,他们的大军只是囤积在边境一线,派来使臣和谈要琼华嫁入南晋。”

玄运子长长的嘘了口气:“我当时得到这个消息后愤恨不已,却又无计可施……”

范离沉默,按着玄运子所说,大汉国当时形势已然十分危急,他想不出景帝当时如何去化解这次危机。沉思间玄运子又道:“……小师弟身着华服,走到灾民中间。灾民对他大声质问,大汉国如何让他们活命?

小师弟撩开衣襟,赤露上身,对百姓言:若食我之躯能让你等活命,你们尽可食之。百姓又怎敢去食他之躯,于是小师弟又言:我有一法,能让你等活命,可愿随我一试?”

范离也觉惊奇,问道:“他有什么法子?”

玄运子道:“还能有什么法子,小师弟带了几十万灾民将临安城几个有名的商家富户一抢而空,解了临安之危。随后他又带领几十万灾民一路向南,每到一处就将当地富户洗劫一空。到后来,每到一郡,郡里的商家富户都会主动献上粮食。

解决了天灾后,小师弟又将这些百姓组织起来,与南楚三十万大军相抗。”

范离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历史,遥想景帝当年何等英雄气概,不禁心潮澎湃。

玄运子又道:“然而麻烦又来了,小师弟正带人与楚国大军浴血厮杀时,南晋未得到汉国的答复,西线大军蠢蠢欲动。小师弟奔行千里返回剑阁,面见琼华,求她委屈求全,琼华不允,于是小师弟去求师傅,也不知小师弟当时怎样说动师傅?他老人家竟然命琼华嫁入南晋。琼华当时从师傅那里出来后,几日不食不语。”

范离沉思,玄运子的话与迦印所说毫无二致。心道:当时琼华必定伤心至极,一个是授业恩师,一个是自己的亲弟弟,被自己最亲近之人逼迫,那份心情可想而知,换作是自己,也决计难以忍受。

“我眼看琼华那般模样气愤至极。于是去找小师弟打了一架,他被我打得半死也不还手,我也只好作罢。”玄运子的声音里带有一丝苦涩:“琼华离汉,临走时对我言:你的好,我只能来世再报……”

屋子里没有了声音,烛光又开始跳跃,范离看到玄运子深陷的眼眶里淌出两行泪水,在油灯下闪着晶莹的光亮。他找不出合适的语言去安慰,只能静静的在一旁聆听。

过了好一阵,玄运子才收起悲伤的心情,仿佛自嘲般摇头苦笑:“好久没对别人说起这事,一时失态让你见笑了……”

“都是性情中人!”范离感慨。

“琼华出嫁不久,南晋大军便从边境撤回,倒是我把小师弟打了一顿,害得他重伤,返回战场的路上伤势复发差点死去,幸好遇到萧夕颜相救,也就是今天的萧皇后。”

“半年后,在瑞王爷与谢真等人的帮助下,小师弟大败楚军。那一战,南楚书斋与剑阁均参与进去,师傅亲自负剑南行,大败书斋。”

“小师弟回归临安,当时靖王已经杀了他的哥哥坐在了皇帝的宝座上,小师弟走进金銮宝殿,指着靖王说:你不应该坐那个位置!

于是满朝文武跪请靖王退位,靖王含羞自刎于宝殿之上,小师弟终成汉皇,成为一代名帝。”